美軍如何在西太平洋穩操勝券?華府智庫:沿第一島鏈部署防務,破除解放軍反介入能力

2019-05-31 10:55

? 人氣

2018年11月20日,美國航空母艦「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將訪問香港,開放媒體採訪。(AP)

2018年11月20日,美國航空母艦「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將訪問香港,開放媒體採訪。(AP)

美國一家防務智庫發表最新報告說,美國可以充分利用美軍及其盟友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地理優勢,沿島鏈內外部署力量,增加對中國在西太平洋的海上壓力。這個「海上壓力」新戰略將有助於美軍克服在西太平洋的「距離和時間」上的挑戰,並防止中國將戰事變成「既成事實」。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實施「海上壓力」戰略, 「收緊鏈條」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星期二(5月28日)發表題為「收緊鏈條,在西太平洋實施海上壓力戰略」的報告( Tightening the Chain, implementing a strategy of Maritime Pressur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 ,為美軍在西太平洋挫敗中國軍隊提供新的戰略概念。

報告說,美軍在西太平洋仍然面臨「時間和距離的暴虐」,而中國近年來的軍力發展達到一個水平,讓中國可以在美軍及其盟友作出任何有意義的反應之前通過迅速打擊改變現狀,包括佔領土地,從而讓美軍和盟友面臨「既成事實」。

報告說,新「海上壓力」戰略就是要解決「既成事實」的問題。這樣的既成事實歷史上就存在過。俄羅斯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就是典型的例子。報告說,這個戰略的目的就是要讓中國領導層相信任何試圖在西太平洋的軍事侵略都會失敗,從而不得不放棄這樣的企圖。報告說,這個戰略其實就是通過阻絕的方式增加威懾,也稱得上是對中國「反介入和區域阻絕武器」 (A2/AD)的對症下藥。

報告的作者之一,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研究員比利·費賓(BillyFabian)在報告的發布會上說,「海上壓力」戰略將充分利用「第一島鏈」的地理優勢,也就是日本、台灣、菲律賓、以及東南亞的海上和群島形成的天然障礙,阻止中國軍隊在危機或是戰爭時在西太平洋獲得主導地位或是限制中國走出西太平洋的能力。

「海上壓力」戰略要求美軍沿第一島鏈內部部署一個高存活的精準打擊網路, 以美軍和盟友增加的地基飛彈能力為基礎,配合海上、空中、電子戰和其他能力。在實際運作中,這些網路是分散的,可以沿著西太平洋的群島部署。報告說,這個內部網路使得美軍可以在中國形成的A2/AD 範圍內打擊中國。然後,來自更遠地方的外部海上和空中力量聯手加入戰鬥。報告用足球術語說,內部力量是「防守線」,外部力量是「外線衛」。

這個「內外結合防禦」戰略理念的中樞是地基反艦、防空以及電子戰的能力。實施的關鍵是部分美軍可以在中國飛彈的射程內運動並存活。報告說,新戰略不同於美國現行的遠征模式。遠征模式需要在決定性的反擊前,集結大規模的戰鬥部隊,然後在各個領域獲取主導地位。報告說,遠征模式在「既成事實」階段耗時太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