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怕重蹈覆轍,限制台商資金回流要有實質投資,尤其鼓勵台商將資金投向國家產業創新計劃中的「5+2產業」,包含「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遏止當年頂新的槓桿煉金術重演。但馬政府當年失敗的外勞政策,還是讓外界擔憂,是否會加大勞動市場失衡。儘管勞動部長許銘春回應「40%已經是天花板,不會再增加」,但法規是人訂的,且選舉將至,民眾仍會擔憂政府為了拚政績而重蹈覆轍。
「拚經濟」一直是20年來的台灣最大難題。蔡政府上任已三年,要拉抬台灣經濟,為何不早點動起來?反而在面臨明年總統大選之際才加速修法,還配合經濟部線上社群,對年輕人強力宣傳「政績」。民眾這些疑慮,政府都該與社會妥善溝通。
「拚經濟」下的政治陰影
「時機」當然確實是吸引台商回流的關鍵,外界認為中美貿易戰夾殺下,「台灣製造」能強勢重返國際,預估台商將有兆元資金回台,經濟部更承諾截至今年年底,會有新台幣1,000億元投資到位。
擬返鄉的台商宣稱「我們是回來台灣花錢的」,但政院降稅到8%,他們不滿足,要求稅率降到5%。資金流對台灣稅收確實有幫助,可改善國債、將海外資金轉投資到實體產業,將產業升級的「台灣製造」直接出口美國,取代過去三角貿易的「中國製造」,但箇中利弊,政府應全盤考慮。
「台商回流當然跟大選有關,現在幾個法案都急著通過,都是考量在選舉前給出利多。」台大政治系教授蘇宏達強調,台商回流的資金,須回歸到實體經濟上,才能產生幫助。同時,還不能缺電、缺勞工與土地,但現在許多回流台商如雨後春筍般搶先「獵地」,給了外界期待,但最後會不會真的建廠,則充滿變數,需要再觀察。
而商人「在商言商」,一切都還是以「利潤報酬」為優先考量,近日,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等機構編製發佈的《2019台灣併購白皮書》也提及,在中美貿易戰夾殺下,促使台灣企業重新思考全球佈局以分散風險,也就是說,「返家」不是台商唯一選項,只是「利益考量」。官商聯手及政治權衡之下,總是人民被當成犧牲品。
蘇宏達也認為,中美貿易戰張力十足,但台商不一定要回台灣,企業本來就會根據產業需求及利潤實際面,「選擇離開中國大陸市場」,有些則是計劃前往東南亞新興市場。台商在企業分散風險考量下,產品附加價值較高、不那麼仰賴勞動密集的廠商,本來就會選擇回到台灣。政治人物為了選舉,甚至將中美貿易戰形容成「台灣最好的時機」,這是明顯的誤導。
台商回流,對台灣而言當然是機遇,但政府應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權衡角色,而不是純粹當作選舉工具、胡亂畫大餅。如何避免資金用來炒房或是投資到一些高汙染產業,還要避免外勞及薪資議題惡化,這些都是需要同時審慎評估的。
拚經濟,絕非「中美貿易戰了,台商快回台灣吧!」這樣的表象。能源議題、人才外流、未來的產業規劃,都需要政府打造出一套久遠方案。要救經濟,就需改變過去20年選舉政治下所習慣的「口號拚經濟,腦袋算選票」,真正把人民的期待放到心上,把握住經濟發展的本質。
*本文原刊《多維TW》月刊043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