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5天4夜的漢光35號演習實兵演練到今(31)日結束,今年以「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為整體防衛構想,從每日操演的科目中,能夠看到此一構想的執行。演習首日狀況即是以敵導彈來襲,空軍各基地軍機展開大遷徙,甚至在台北地區河濱公園出現愛國者飛彈陣地;次日彰化戰備道起降,則是想定機場跑滑道遭敵導彈破壞,因此開放戰備道供戰機整補再戰;第3天在屏東地區異地同時舉行聯合灘岸殲敵、反登陸、反空降3場操演,代表的正是敵我接觸之際或最初,就要將其予以殲滅,才能符合此次防衛構想的實踐。
這次重頭戲的彰化戰備道起降、聯合灘岸殲敵作戰,亦成為外界放大檢視的要項。距上次演練戰備道起降,已相隔5年,同一路段更有超過10年不曾實施,因此在演習訊息發布後,包括航迷、在地民眾操演當日齊聚戰備道周邊,豎起國旗並懸掛支持國軍標語,具體呈現全民國防的意義。不過戰備道的開放,緣於空軍機場遭破壞,基於此,戰備道是否同樣可能遭到破壞,同樣令人存疑,因此驗證此一科目的意義為何,也引發外界質疑;加上起降當日在戰備道周邊架設愛二、愛三飛彈和35快砲、麻雀飛彈,雖為周邊防空用途,但架設的位置一樣也被人質疑是否不符合實戰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