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公投確定,立即給予「臺灣脫中」的臆想者與積極促進者,帶來莫大激勵與鼓舞,認為英國可以「脫歐」Brexit,臺灣為何不能也來「脫中」Twexit?
這當然是個值得臺灣人民嚴肅思索的問題:英國人可以,臺灣人為何不可以?
Brexit可以幫「臺灣脫中危機」解套?
喧騰多時的英國脫歐Brexit事件,英國在2016年6月23日藉由絕大多數公民以公投作出了決定而告塵埃落定。但是,長期存在的一個全球化島國與緊鄰陸塊大國之間的離合迎斥關係糾葛問題,卻並不會因為這次驚世公投,就獲致完全消弭化解;可以預見的是,再過不了30年,也許又將會有類似英國入歐不入歐之再一個另類的地緣經濟大事件要發生。
倒是這一次英國脫歐事件,從歷史因緣演進到最近公投攤牌,過程的種種切切,確有若干值得今天,或許從全球宏觀政經格局看,猶然「祇是茶壺裡風暴」事態的「臺灣脫中」危機,有所對照借鏡與啟發之處,允供臺灣民粹及主政當局參考。
英國長期掙扎在 入歐陸出歐陸之間
事實上,二戰結束之後舉世矚目的歐洲一體化整合進程,英國打從最開始就一直擺盪在「入歐陸出歐陸」意願態度反覆不定的長期糾葛中。
早在1946年,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就曾提出「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歐羅巴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概念,因此在1948年,英國與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訂了共同防禦協定《布魯塞爾條約》(Treaty of Brussels)。惟當這些國家連同德國、義大利於1951年正式成立歐洲煤炭鋼鐵共同體(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之時,英國並未加入。歐洲煤炭鋼鐵共同體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超主權組織,也事實就是後來歐洲經濟整合一體化邁出的第一步;英國未加入的主要原因是,歐陸推展的是供給面製造業生產為主軸的內造型經濟融合,與英國外向型全球貿易發展以滿足需求面的經濟社會願景,大有不同。
但這些發生在1950年代的重要合作進程,的確增益了歐洲大陸國家的發展。與德國、法國等國家相比,英國的經濟優勢開始相對衰減。1950年代初期,英國人均所得是德國的兩倍還多,1957年時卻祇有德國的不到1.5倍;1957年完成的《羅馬條約》簽訂,宣告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誕生,英國同樣避而遠之。1960年代,英國各殖民地相繼獨立,當時英國政府認為,與歐洲大陸的親密關係有悖於大英國協(Commonwealth)自身經濟和政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