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入學還是多錢入學?研究指沒偏袒有錢人,偏鄉老師嘆:考試才是資本堆出來的

2019-06-10 08:10

? 人氣

時隔多年後,駱明慶於2016年推出「續集」,《誰是台大學生?多元入學的影響》,依據2001-2014年學生學籍資料分析,顯示聯考時代較為單一化的台大學生,在多元入學實施後,確實有效分散,都會學生考上台大的機率降低,其他地區學生則提高;在居住地區所得上,2011-2013年入學學生中,來自高所得地區者(所得前5%),考試入學有35.36%,個人申請為36.9%,繁星則為22.11%,而若是所得排名後50%的低收入地區,指考生為5.05%,申請生占4.33%,而繁星生則是11.56%。以此而言,多元入學非但不是多錢,反而還有助收入較低的地區的學生上台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70314-台灣大學校門口一景。(盧逸峰攝)
針對入學制度研究,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論文顯示在1982至2000年聯考時代,台大入學學生有8成來自於前20名的明星高中;而在2001-2014年多元入學實施後,都會地區學生入學機率則較之前降低。(資料照,盧逸峰攝)

多元入學 政大研究:中低社經地位家庭入學機會提升

政大財政系教授連賢明、經濟系副教授李文傑、李仲浩,則於2016年發表論文《多「錢」入學?從政大學生組成看多元入學》(下稱:政大研究),根據政大1994至2012年學生資料,對比學生家庭居住地的鄉鎮化程度、該鄉鎮報稅所得,以及高中PR值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指出,政大入學學生來源,並未因多元入學制度,而獨厚高社經地位家庭子女,反倒提昇中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入學機會。

根據政大研究資料,以3年為一期之平均比例來說,1998-2002實施多元入學前,政大學生有62.14%來自高度城鎮化地區,71.66%來自高家戶所得地區,並有54.68%來自高PR值高中;而隨著多元入學、繁星推薦、繁星計畫實施後,在2009-2012年度,高度城鎮化地區的學生,已下降至54.62%,高家戶所得地區學生也降為65.12%,不過畢業自高PR值高中的學生,仍有54.1%。

20190605-SMG0035-國立政治大學歷年學生組成比例_工作區域
 

然而,不論台大或政大研究,皆受限於數據取得,僅能以學生居住地區的所得資料,區分出高、中、低所得地區,但畢竟住在低所得地區,不代表就是貧窮家庭,在研究上,仍有力有未逮之處。

繁星入學 中山研究:「鄉下高社經」易於「都會中低社經」家庭

對此,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葉高華於2016年,透過追蹤、訪問341名於2012年(103學年度)入學學的學生,再透過中山大學教務處資料比對,並於2018年發表論文《大學多元入學是否有利家境好的學生?》(下稱:中山研究),其中調查學生父母職業、雙親教育程度、居住地平均所得、8學期平均成績排名、自評用功程度等,更加深入探討學生背景。

中山研究結果指出,依據五等社經地位分類(註),申請生與指考生家庭社經地位差距並不大,來自第5級家庭的學生比率,申請生為61.6%,指考生為56.4%,而來自第1級家庭的學生比例,分別為申請生2.0%、指考生2.9%;在繁星生方面,則有32.5%來自5級家庭,5%來自1級家庭,更加貼近全國同齡人口結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