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破解5G經濟學難題,台灣還有機會迎頭趕上

2019-06-05 16:50

? 人氣

先進的5G技術,不見得能讓電信營運商有更好的獲利。(美聯社)

先進的5G技術,不見得能讓電信營運商有更好的獲利。(美聯社)

五月三十日,台灣正在盛大舉行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的同時,英國電信商EE在倫敦、愛丁堡、伯明罕等六大城市同時開啟了5G的商用服務,帶領英國正式進入了5G時代。然而EE一方面宣布「暫不銷售」華為5G手機,一方面卻被攝影記者在發表會上拍攝到華為的設備,引起不少議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華為專利數量不一定與實力成正比

在此同時,傳出又一家大廠──全球最大晶片設計工具供應商新思科技(Synopsys)停止提供華為軟體更新。根據日本《朝日新聞》二十九日的報導,在美國開始限制華為、中興設備進口之後,華為手機在日本的市占率也快速地從原來的一五.三%降到五.○%。而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則在接受訪問時反擊說:「5G技術,別人兩、三年肯定追不上華為。」華為的5G專利數量是世界第一。

種種報導,不禁讓人困惑,華為現況到底是強是弱?

其實專利的數量和實力雖然有關,卻不一定成正比。一個專利效用多大,在於它是不是「封鎖性專利」(blocking patent),意指要做成某件事情就不得不使用的專利;或是不是「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意指要符合某項標準時就不得不使用的專利。否則雖有很多專利,別人卻不一定要用,專利再多也只是裝飾門面。

華為相對於5G有多少封鎖性專利和標準必要專利呢?有兩個方法可以知道:一個是一一檢視它所有專利的技術內容,但是更簡單的方法是直接從結果判斷──如果華為真的有很多封鎖性專利和標準必要專利,那麼在中美貿易戰中,中國只要停止專利授權,美國的5G推展豈不全面停擺?

實際上情形恐怕相反。根據中國《新浪財經頭條》的評估,未來中國每銷售一支5G手機,仍須向美國高通(Qualcomm)公司支付十三美元,比4G時代更高。

產品方面的邏輯也很類似:如果華為產品的技術真的領先全球數年,其他國家不使用華為產品,5G服務的推展就必須延後。那麼在貿易戰中,我們看到的應該是中國威脅不賣華為的5G產品,而不是抗議美國對華為的禁令。

NCC原態度消極,陳其邁扭轉方向

華為的產品自然有其競爭力,但主要應該是在於價格而不是技術優勢。從發生的事實來判斷,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很明顯了。

然而,對台灣而言,更大的問題恐怕是自己的5G發展。台灣的5G政策真的可以用一波三折形容:最早的政策是產官學積極合作要爭取「第一波領先地位」;到了去年九月,在國內電信業者集體的抗議之下,國家通訊委員會(NCC)「從善如流」地暫緩5G釋照時程,不再爭取領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