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新任院長選舉雖然已塵埃落定,3日即將舉行院士會議,但選舉過程風風雨雨,甚至有院士主張改變制度,未來院長只能由院士直選。對此主張,中研院超過百位研究人員以連署聲明表示反對,並提出「評議會應納入非行政職研究人員」、「擴大院務會議職權」兩點改革訴求。
這項連署由中研院研究人員社團「自由學社」發起,至2日下午已經有140位研究人員連署,包括院士王正中。聲明認為,院士與中央研究院體制的關係必須釐清,中研院必須朝向民主治理改革。
中研院主體是研究人員 院士只是「顧問」、「客卿」
聲明指出,中研院有兩個部分:一是由30幾個研究所及研究中心組成的實體研究機構,研究人員900多人,這是中研院的主體。二是類似國外國家科學院,由200多位院士組成。院士是學術傑出的榮譽職,參加2年召開一次的院士會議,對中研院運作而言屬於「顧問」、「客卿」性質。
因此,有院士主張中研院院長應改由院士會議選舉或限定院士才能投票,這是對中研院體制與體質的誤解。本屆院長遴選依據中研院組織法,過程合法合理。
現行把中研院兩個部分結合在一起的唯一機制,是評議會。評議會成員包括當然評議員(正副院長、各所所長、以及各研究中心主任),此外則是院士選出的聘任評議員(大多數是院士),比例約各半。中研院組織法明定由評議會選舉院長,就民主治理來說,比起全部由客卿為主的院士會議選舉,或評議會中僅院士組可選舉院長,要來得合理。
評議會應納入非行政職研究人員、擴大院務會議職權
評議會的章程從1930年代以來,一直沒有太大修改,聲明認為其組成和運作方式有二點必須修正。一、目前參與評議會的研究人員都有行政職務,未來應增加非行政職的研究人員代表,由研究同仁選舉產生 。
二、目前中研院的重要決定以及組織法的修法草案,都要由評議會通過才有效力。其實近二十年來,中研院有形式與運作類似大學校務會議的院務會議,由院方行政首長、各所所長、各研究中心主任、以及研究人員代表組成。聲明建議修改中研院組織法,除了院長選舉及院士事務相關的職權繼續保留在評議會外,由院務會議取代評議會的其他職權。
中研院研究人員連署聲明
釐清院士與中央研究院體制之關係,朝向民主治理改革
近日中央研究院新院長上任,以及院士會議召開,本院再度受到社會關注。針對院士、院長選舉與評議會,我們有以下看法。
中研院有兩個部分:一是由三十幾個研究所及研究中心組成的實體研究機構,研究人員九百多人,這是中研院的主體。二則是類似國外國家科學院,由兩百多位院士組成。院士是學術傑出的榮譽職,大多數的院士都在海外及國內的大學工作,並不因當選院士就成為中研院的研究人員,而是參加兩年召開一次的院士會議,或不定期受邀,在學術發展上對國家、中研院整體、或院內個別研究單位提供建言。院士的身分崇高,但對中研院機構運作而言,屬於顧問性質,身分是客卿。日前有院士主張中研院院長應改由院士會議選舉或限定院士才能投票,這是對中研院體制與體質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