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6日,是諾曼第登陸75周年,對於全球軍事迷而言都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日子。相信很多人踏入軍事研究的領域,都是看了諸如《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等電影,或者《諾曼第大空降》(Band of Brothers)等影集開始的。對於西方各國而言,諾曼第登陸更是自由民主戰勝獨裁專制的一個重要歷史篇章。
中華民國雖然是二戰戰勝國,但是因為距離諾曼第海灘過於遙遠,而且在歐洲戰場中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所以海峽兩岸的領袖都沒有選擇在這個重要的日子發聲。畢竟對於強調「去中國化」的蔡英文政府而言,中華民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是「發生在外國的事情」。而在這個中共與美國大打貿易戰的緊張時刻,習近平似乎也沒有為諾曼第登陸發言的必要,以免被解讀為討好西方。
彼此影響的歐亞戰場
不過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世界其實已經慢慢進入全球化的時代,發生在歐洲與亞洲的事情,本來就是相互影響的。比方說日軍在1940年9月進軍法屬中南半島(French Indochina),以切斷中華民國經由越南北部邊界取得戰略物資的行動,就受到歐洲戰場的局勢發展影響。因為法國已於6月25日向納粹德國投降,並成立了親軸心國的維琪政府,讓日軍的行動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急於報珍珠港之仇的美軍制定了由中國起飛空襲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計劃。依據這個簡稱為「哈波羅」(HALPRO)的「哈佛森計劃」(Halverson Project),第10航空軍將以12架B-17E與一架B-24D對日本實施大規模空襲。不料受到北非戰局影響,這批已經抵達印度待命的重轟炸機又緊急調往埃及,抵擋隆美爾對托布魯克(Tobruk)的攻勢。
從上述兩起案例可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所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在於歐洲與亞洲的戰局彼此相互影響。站在國民政府的角度,中國戰場的地位之所以沒受到重視,就是在於英美盟國「歐洲第一」的政策。在羅斯福總統無法把擊敗日本的順序擺到擊敗德國之前的情況下,納粹德國越早崩盤確實對中國的情勢是越為有利的。
所以蔣中正對遠在歐洲的戰場局勢,一直是抱持密切關心的態度。根據大陸學者楊天石的研究,蔣中正曾私底下暗中支持德意志國防軍內部反希特勒的行動。另外曾擔任駐德武官的駐英國武官桂永清將軍,也曾在蔣中正的指示下與德國空軍元帥戈林(Hermann Göring)親信洋克(Kurt Jahnke)聯繫,以其策動更多的德軍派系加入反希特勒陣營,以加速納粹政權的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