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諾曼第登陸75周年,不該缺席的中華民國

2019-06-16 07:20

? 人氣

可見當盟軍在諾曼第海灘上建立灘頭堡的時候,蔣中正心中的龐大壓力已經紓解了一半。即便不從中華民國的利益出發,軍國日本與納粹德國同屬二戰時期大搞侵略及殘害人權的法西斯陣營。中華民國「民有、民治、民享」的立國精神與英美等自由主義國家信奉的價值相符合,諾曼第登陸在台灣更該被視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只可惜大多數的台灣人無非藍綠,對於發生在台澎金馬之外的歷史事件都採取「事不關己」的態度。只有馬英九總統,曾經在2014年接見來自英國的外賓時,特別對諾曼第登陸70周年的活動發表過看法。五年後的今天,自詡與英美各國信奉同一民主價值的蔡英文,卻對這個重要的日子不發表任何看法,確實是讓人感到遺憾。

中華民國沒有缺席

可事實上,諾曼第登陸並不只是給中國戰場的局勢帶來了間接影響,實際上中華民國在這場改變人類歷史的軍事行動中也沒有缺席。原來為了重建在抗戰初期遭到日本海軍摧毀的中華民國海軍,國民政府曾經派遣24名海軍軍官前往英國受訓。他們當中有21人,有幸隨英國皇家海軍艦艇一起見證了1944年6月6日的「大君主行動」(Operation Overlord)。

因為這個原因,習近平在2015年訪問倫敦並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說時,特別提到了這24名海軍將士參與諾曼第的事蹟。習近平的做法,固然有改善中共與西方國家關係之意,但確實也希望收割當年這段中華民國海軍見證的歷史。據戰後來台的葛敦華將軍回憶,他們這批參加諾曼第登陸的21名海軍軍官當中,確實有10人在1949年後選擇留在大陸。

這10人當中,又有郭成霖、盧東閣、黃廷鑫、王顯瓊與張家瑾五人確定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可實際上戰後出任中華民國海軍要職,並隨政府來台的諾曼第參與者其實更多。比如海軍第九任總司令鄒堅上將、海軍官校第10任校長白樹綿中將及海軍參謀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的牟秉釗中將等,都是忠貞的中華民國軍人。

沒有來台灣的人,大多數也並非是因為變節投共才沒來的。比方說海軍雷電學校第1期畢業的姜瑜,在戰後就因為受到海軍總司令桂永清提拔出任伏波號驅逐艦的艦長。結果在「二二八事件」爆發時,趕往台灣平亂的伏波號不幸為招商局海閩輪撞沉,姜瑜也因此葬身大海,自然無法隨政府來台。還有以林炳堯為代表的諾曼第親歷者,選擇在大陸淪陷後前往香港定居。

官至中華民國國防部常務次長的葛敦華將軍,則是來台灣的諾曼第登陸親歷者中又一個表現傑出的代表。從軍中除役之後,他先後擔任李登輝、陳水扁與馬英九等歷屆總統的戰略顧問。直到2010年去世以前,葛敦華將軍仍關注中華民國海軍兩棲及水下作戰相關能力的提升,並致力於維持台灣與英美海權國家的學術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