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令人困擾的例外,就是找出(至少一直到最近)成功抗拒破壞的產業。美國高等教育是其中一例。多年來,其實有超過一百年的時間,宗旨不同的新型機構不斷成立,以因應不同人口區隔的需求,其中也包括非消費者。像是贈地大學(接受贈地而成立的大學)、師範學院、兩年制學院等,當初設立時,就是要服務沒能力或沒必要接受傳統四年人文教育的學生。
長期以來,許多新設學府致力自我提升,就像企業受利潤的驅使,這些學校的動力來自渴望成長、聲譽,以及做更多好事的能力。因此,這些學校大量投資在研究、宿舍、運動設施、師資等,向聲望更高的大學看齊。這樣做的確提升它們在某些方面的表現,例如提供學生更豐富的學習與生活環境。然而,高教機構的相對排名大致維持不變:除了極少數例外,前二十大依然是前二十大,接下來的五十家依舊排名在第二輪,如此年復一年。
由於既有與新進學校似乎依循相同的運作方式,既有學校的地位能維持不墜,並不令人驚訝。直到最近為止,這其中欠缺的,就是嘗試新模式,以成功吸引現今高等教育的非消費者。
問題在於:是否有一種創新科技或商業模式,讓新進者能往較高市場移動,但不必像既有大學那樣負擔高成本,也就是循著一條破壞的路徑?答案應該是肯定的,而其中的「使能創新」(enabling innovation),就是日益普及的線上學習。線上課程的實質學費下降,而普及性與品質都在改進。創新者正以驚人的步伐,踏入了主流市場。
線上教育是否會破壞既有機構的模式?如果會,又是在何時?換句話說,線上教育的改善軌跡,是否會與主流市場的需求交叉?我們發現,破壞軌跡的斜率,是使能技術改善速度的函數。以鋼鐵業來說,連續鑄造技術改進相當緩慢,讓小型鋼鐵廠紐可(Nucor)花了四十年以上,才能與最大型一貫作業鋼鐵廠的營收匹敵。相較之下,使個人電腦擊垮迷你電腦的數位科技,改良速度就快得多;康栢(Compaq)在短短的12年之內,營收增加就超過十倍,趕上業界領導者DEC。
了解破壞速度的推動因子,有助於預測結果,卻不會改變破壞應有的管理方式。基本上,快速的破壞與其他破壞並無不同;它們的因果機制沒有兩樣,也毋需以不同的想法回應。
同樣地,認為某些大張旗鼓的新進業者採行的策略,屬於一種特別的破壞,也是誤解。這些通常只不過是類別誤置,特斯拉汽車(Tesla Motor)就是個現成的例子。你或許會說,該公司具破壞力。但它的立足點,是顧客願意花七萬美元以上買一輛車的汽車高階市場,而既有汽車業者對這個客層並非沒有興趣。可想而知,特斯拉的加入,引發了它們相當的關注與投資。如果破壞理論是正確的,特斯拉的未來不是被規模大得多的既有業者收購,就是為爭取市場地位,而經歷多年辛苦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