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伯特的17級強風造成水塔飛、鐵皮掀、電線斷、門窗碎,還有正在風行的屋頂「太陽能板」被摧毀殆盡。在另一方面,原本處於繃緊神經狀態,擔心大巨蛋的處於半完工狀態的稀落屋頂可能釀災的台北市政府,總算可以暫時鬆口氣。
尼伯特的威力不是空前,也不是絕後,臺北市一定會再度碰上當年納莉颱風的雨量(台鐵、捷運泡水癱瘓)或尼伯特的風力,只是到來的時間早晚問題而已。
躁進於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潛在風險
如果颱風沒有直撲中央山派,而是沿著西部海岸北上,則不僅沿路的「太陽能板」被如骨牌效應般的掀開,每支造價上億的風力發電渦輪機也岌岌可危。
根據報導,製造太陽能發電設備過程中所產生的汙染量,需要產品至少十年以上的發電量才可以打平。但這個估算沒有納入使用期間的維修與保養成本。至於西北部沿海的風力渦輪機則需要人工不斷的清除海風帶來的礦物質侵蝕。
在顧慮到傳統能源成本的長期上升趨勢(尤其是納入污染的外部成本後),發展綠能產業勢在必行。但我們正在摸索運作與管理綠能產業的階段,目前仍然是利用政府利用較高價格收購的方式,維持運作。我們只能漸進,不能躁進,綠能是一個勢在必行的選項,但絕對不能當作絕對的信仰或意識形態。
政策的延續性與變革性
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斯(North)在其代表作「制度經濟學」中,用連續性的演化(evolution)與非連續性的變革(revolution)分析制度的改變,後者屬於非連續性的或革命性的,例如透過政權移轉與戰爭,或者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與大躍進運動。但是由於制度中的文化、習慣等非正式規範(informal constraints)的存在,非連續改變通常不容易達成,也不穩定。
諾斯強調漸進主義(gradualism)的政治或經濟制度變革。無獨有偶的,鄧小平在1980年代的經濟改革,就是採取漸進式的務實主義。這是為何在2000年之後,諾斯在中國大陸深受歡迎。
民主政治的可貴是透過選舉制度讓政治與經濟的改變同時兼顧連續性與變革性。所以,民主政治的最大風險是政治人物試圖「贏家通吃」,試圖大規模否定前朝政策的延續性,帶來政經制度進化軌跡的驟變風險。躁進可能大好,更可能大壞。目前面臨延續性風險的政策有核四、大巨蛋、兩岸關係。
台灣高鐵與台北大巨蛋的比較
台灣高鐵與台北大巨蛋的共同特點是,當初的大陸工程團隊與遠雄都是利用對政府與全民最有利的條件,而投標獲得興建與經營權。然後,再漸進式的更改合約內容,讓廠商更為有利。例如,高鐵號稱零出資,卻不斷的透過政府出面取得土地,或協調借款,或發行特別股由金融機構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