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望專文:仲裁庭不反駁元國測緯之說,卻罵「中國的台灣當局」

2016-07-24 06:40

? 人氣

為什麼改十七作十五呢。顯然因郭守敬繼唐僧一行之後,在林邑國測得15度,為《元史》所採。《元史》是明國洪武皇帝邀請名人宋濂等修撰的,完成於開國不久,近乎是元國同時代的紀錄。說明宋濂等人認為郭守敬測15度的地點,和唐僧一行一樣都在林邑國,不在黃岩島。果真遠涉重洋測驗黃岩島,那是壯舉,史無前例,遙遙超越唐僧一行測驗的意義,《元史》編者怎麼會誤作林邑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元史》是明國官方著作,假設硬要否定勝國的豐功偉績,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完全湮沒郭氏測驗的事實,一筆帶過了之,甚至隻字不提。另一種是譏斥郭氏亡命海外,妖言惑眾。《元史》編者不採取這兩種慣熟的手法,卻把黃岩島偸換成林邑國,達不到湮沒郭氏的目的。這種假設能成立麼。事實是測驗地點在林邑國,不在黃岩島。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稽之談不攻自破,可惜海洋法庭並未具體揭露詐偽,結果縱容該國反駁判決,繼續詐稱管轄南海兩千年

《元史》天文志,康熙刻本,慶應大學藏。(作者提供)
《元史》天文志,康熙刻本,慶應大學藏。(作者提供)

無可否認,郭守敬是一位出色科學家,可是360度法本身是進口貨,對岸該國把郭捧得太高,我們不必認同。若說到測驗的准確度,那也不無可議之處。郭氏的前六個測驗點,北極星出地的角度(即北緯)各為15度、25度、35度、45度、55度、65度(見書影),都是先有成數,再定地點,能否顧及度數的精確性,本屬疑問。最明顯的是25度,夏至無影。夏至當天,日晷無影的地點都在北回歸線上,北緯為23度半,怎麼變成25度呢。顯然只顧整數不顧零數,並不要求精准。同理南海15度也可能有一定的幅度,約在14度至16度,不能確定為黃岩島的15度。

既然度數不准,我們不得不看下面的日晷投影尺寸。書影中的「晷景」就是晷影。北緯35度的嶽臺就是太岳台,夏至時的晷影為1.48尺。古時晷長8尺,用三角法折算,1.48尺約當北緯34度弱。

太岳台是傳統立晷點之一,大中華思惟認為是地之中,亦即地球面上的中心點。在各地立晷點中,太岳台是最重要的,不可以測得馬虎。它在什麼地方呢。據《新唐書》天文志的記載,從河南省滑縣起步,向南約走199里,到太岳台。又向南約168里,到扶溝縣。又向南約160里,到上蔡縣。太岳台在滑縣和扶溝縣的中間,就是開封府城附近。

依現代數據,開封北緯34度45分左右,扶溝縣北緯34度強,郭守敬用日晷測太岳台北緯34度弱,比扶溝縣更南。若和開封附近比較,起碼差半個緯度。可知他測的夏至晷影並不很精准,同理南海15度也只能說約在現代北緯14度半和15度半的幅度內。靠這種模糊數據為孤證,附會為小小黃岩島,還從菲律賓手裏搶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