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沒有民主的香港青年要維護法治底線

2019-07-03 15:50

? 人氣

許多香港年輕人未必參與過雨傘運動或魚蛋革命,但仍為了「反送中」站上街頭。(美聯社)

許多香港年輕人未必參與過雨傘運動或魚蛋革命,但仍為了「反送中」站上街頭。(美聯社)

七月一日晚間十一時,占領香港立法會的示威者發表五點宣言,最後要求「以行政命令解散立法會,立即實行雙真普選」。六月的「我城終局之戰」除了有民主派社團組成的民間人權陣線(民陣)發起兩場百萬人規模的遊行,一群無領袖、無組織的抗爭者還締造了一夜「太陽花HK」。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反送中被送警局八成未滿二十五歲

香港回歸二十二周年這天,五年前「真普選」的訴求再次被年輕人推上檯面。這一個月來,已經有不少中學生與大學生站上街頭,他們未曾參與七年前的「反國教」,只是旁觀五年前的「雨傘革命」,就連三年前的「魚蛋革命」都是看了紀錄片才瞭解,卻在各地發起大大小小的抗議行動。

占領中環與旺角暴動被判重刑的殷鑑不遠,二○一六年春節就有不少年輕人被逮捕、起訴。如今,是什麼原因讓這群年輕人有勇氣再站上街頭?沒有民主自由,法治成為最後一條防線。雨傘革命領導人黃之鋒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北京已將一整代的普通港人轉化為「異議人士」。

多次被香港親中媒體《大公報》與《文匯報》盯上的鍾翰林,是這幾年香港社會運動中常見的年輕面孔。他今年十八歲,受到黃之鋒發起「反國教」的啟發,相信中學生也能投入政治,三年前便號召一同助選本土派議員候選人的志工成立學生團體「學生動源」,主張是「香港獨立」。

主張港獨的本土派社團在香港仍是少數,但聲援反送中運動的青年卻不少。鍾翰林表示,六月九日一百萬人遊行當天,有近四百位民眾被帶到警局,其中有八成以上是十六至二十五歲的年輕人,甚至有二十四人未滿十八歲。

年輕世代港人不信任香港制度

阻擋《逃犯條例》二讀當天,至少有十八個中學發起罷課、罷考,後續適逢高考與各校學期結束,參與的年輕人愈來愈多。海外港生亦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他們協助國際媒體頭版廣告募資、自發前往各國領事館請願、組隊到G20大阪會場外抗議,無所不用其極增加國際曝光度。

「在台港生及畢業生逃犯條例關注組」發起人、文化大學美術系學生何泳彤正是在香港回歸那一年出生,她曾參與反國教和雨傘運動,但從沒想過自己會搖身一變成為在台集會的發起人。暑假伊始,她先前往大阪聲援抗議,七月一日早上回到香港後再參與當天的遊行。

千禧世代的香港人都有同樣的經驗:從小看陸劇、玩抖音,但鍾翰林則看見從香港走私貨品到中國的「水貨客」造成物價上漲、民生物資短缺。何泳彤附和,許多中國人經常到香港的醫院看病,因此香港人連看個感冒都要排隊。

問題都起因於香港於二○○三年開放中國遊客赴港自由行。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教授黃子為從一七年的民調發現,對自由行看法比較負面的香港民眾,其香港人認同多過中國人認同,甚至容易排斥「中國人」身分。

不過,黃子為提到,香港的世代差異不完全來自於本土認同,而是不同世代對於特區政府的態度分歧。年輕世代的高學歷已經無法兌現成高薪工作,他們歸咎原因為不公平的社會與政治制度,嘗試改變卻徒呼負負,因此政府信任度都偏低。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民調,香港政府於今年二月提出「反送中條例」之後,不滿意、不信任特區政府的民眾持續增加,前者從三五%上升到六○%,後者從二六%上升到四九%,連帶影響對北京政府的不信任度,從三九%上升到五四%。

衝擊最大的恐怕是林鄭月娥,整體表現評分僅剩三七.五分,是回歸以來評分最低的特首;其中,三十歲以下青年世代給予的評分最低,僅十八.二分。何泳彤感嘆:「五十年還不到一半,很多事都變了!香港沒有民主已是不爭的事實,但《逃犯條例》通過後,香港便不存在法治。」

香港最團結的一次行動

上街的年輕人未必有強烈的本土認同,甚至是認同「港獨」,但如同香港獨立聯盟發起人陳家駒所言:「反送中是香港最團結的一次行動,香港的不同政黨、派別,如本土派及民主派等各種不同立場的香港人,都願意為了我們的家,放下各自的歧見,選擇站在同一邊,對抗恐怖的中共極權。」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佳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