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因應中美貿易戰已是國家戰略層次問題。衡酌台灣與中國產業關聯程度,不選邊站的後果,恐只是消極被動地選擇與中國同行,長期而言將逐漸喪失在國際政治與經貿局勢中隱性卻關鍵的地位。
郭台銘闡述其經濟政策,是前進美國的「東進」、融入中國的「西和」、連結東南亞的「南拓」,與協助日本開拓中國的「北接」;韓國瑜也提到「西望外交」。但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如果郭台銘當選總統,如何在中美間求取平衡將是一大考驗。尤其中美戰略博弈下,美國正逐漸視台灣為制衡中國的力量;許多人對韓國瑜也有同樣的質疑。
台出口美國商品壯大美國供應鏈
郭認為要維持台灣的主體性不用選邊站,反而走鋼索是最好的方法。他自稱能遊走在中美之間的鋼索上,並認為這能讓台灣獲利、美國達標、中國轉型成功,達到三贏。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對中政策已從過去的交往(engagement)策略,轉變為定位中國是美國發展的戰略性對手(strategical rival)。中美已從中歐、南海或一帶一路的地緣政治摩擦,衍生到關稅貿易、匯率操控、政府補貼、強迫技術移轉、智慧財產權保護、人工智慧、電子商務、5G規格。尤其中興科技、福建晉華與華為的禁購事件,顯示中美間科技發展與技術規格的制度競爭已十分激烈。
中美對這些議題各有國內政治的連動壓力。中國內部有反美的民族主義情結,領導人稍有不慎將立刻面臨群眾質疑,在北戴河會議上也會遭到中共大老的批鬥,中共領導班子的政治權威將面臨岌岌可危的處境。美國本身也有川普競選總統時所召喚的民粹主義情緒,已經宣布競選連任的他,當然也想在中美貿易談判的民氣可用下,藉對中國的強硬態度激起選民的熱情與認同,尤其是中西部幾個美國總統選舉的關鍵州,對中國不滿情緒更是不在話下。
夾在中美對峙間的台灣無法置身事外,也不能看輕自己的角色。美國國務院網站上,除了《台灣關係法》強調對台灣關係的法制保障外,也一直寫著台灣是美國第九大貿易夥伴,顯示台灣在經貿上對美國的重要性。雖然美國也認為台灣對美貿易有過高比例的順差,美國財政部甚至一度將台灣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但檢視台灣對美出口產品內容,一方面美國對台灣有服務貿易的順差優勢,另一方面台灣對美出口的產品以中間財、資本財為大宗,最終的消費財占對美出口比重約僅三分之一,顯示台灣對美國的出口其實是在壯大美國生產供應價值鏈。
中美貿易摩擦檯面化後衍生的效應,其實也正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上路,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陣營正努力要加快進度的國際局勢相同。後續所可能演變的國際供應鏈轉變,台灣要仔細思量的是,究竟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