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大意失荊州」的典故,不過,世人對這段歷史有根本的誤解,只要稍微爬梳一下散落在文獻裡的諸多細節,很容易就能得出這個結論: 關羽並沒有大意。
關羽展開北伐前的當時,劉備才剛完成佔領蜀國的事業,並自封為「漢中王」,所有集團核心人物都在蜀,只有關羽鎮守荊州。對關羽而言,在集團中地位不如他的所有成員都在侵蜀戰爭裡建功立業,唯獨他孤守大後方,形同失去戰場的將軍,因此心生不爽也是合情合理的。劉備為了安撫旗下第一大將繼續鎮守戰略要地,便給予其「假節鉞」,這既是殊榮亦是實權,代表關羽在荊州的地位一如君王。
這麼一來,關羽便能最大程度上自行其事,這也是他能在取得劉備同意之前(這是千古疑雲),自行決定往北展開軍事突襲的背景。因此,一般我們認知的「三國-曹孫劉」,在關羽北伐前實質上應是「四國-曹孫劉關」。情況類似幾個月前「韓國瑜一人救全黨」,「韓國瑜大於國民黨」這樣的局面。以現實面來看,只要有能力不靠政黨單獨參選,又可深刻影響選情者,亦等可類比於關羽當時地位,如柯文哲,郭台銘,以及已被做掉的賴清德。
當時的關羽兵強馬壯,應以「荊州王」視之,要不要獨立於其所屬集團之外,只在一念之間,現在的韓郭,亦可作如是觀。
世人以為關羽是被孫權花言巧語的統戰所騙,所以決定全軍北上,留下空虛的荊州為吳國所乘,這是錯誤的。事實是,關羽北伐初期,仍留下了足以防衛孫吳的兵力在荊州,從頭至尾,關羽就不相信孫權,因此實不能說其「大意」。
那麼,為何明知東吳覬覦荊州,關羽仍決定北上呢?這就是故事最動人之處了 —— 因為關羽看到了絕佳的機會,而且,事後證明他是對的。
關羽奇襲的目標是佔領襄樊(襄陽城與樊城),此地自古就是軍事戰略要地,也是曹魏的南方壁壘之一,有點類似台南市的象徵與實質意義之於綠營。一旦關羽成功,天下局勢便要改觀。
關羽當時看到的機會是,雨季來臨,漢水暴漲,此其一。襄樊兵力空虛,此其二。曹魏內部有政變計劃,欲與關羽裡應外合,此其三。換言之,關羽滿手好牌,而端在他眼前的是夢寐以求的戰場。再者,關羽當時年事已高,能戰鬥的時間不多了,以他的知名度與地位,在心態上肯定是要賭就賭大的,這是場總結一生功名的戰爭。
奇襲果然達到正面效果,暴漲的漢水形同天兵天將齊助攻,曹魏措手不及,遭關羽水淹七軍,圍曹仁,擒于禁,斬龐德,天下震動。可見關羽對行動的天時地利人和,掌握正確。
讓關羽意外,並致使軍情急轉直下的主因,是襄樊主帥曹仁以極少的兵力決定死守,等待援軍。當時的襄樊有關羽重兵圍於外,大淹水于城周,斷糧斷援,根本支撐不了多久,一般守城將領早跑了,但曹仁仍決定留下,與城池共生死。另一方面,對關羽而言,拿下襄樊也只剩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