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業鉅子華為創辦人兼總裁、執行長任正非日前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談到華為自主研發的「鴻蒙」作業系統。任正非表示,雖然「鴻蒙」並不是為手機研發,但如果美國持續封殺華為,他有信心華為的作業系統可在2、3年內打造出「全球生態」。
「鴻蒙」為物聯網研發,時延低於5毫秒
《金融時報》(FT)記者詢問任正非華為研發的新作業系統(OS)「鴻蒙」,是不是要取代谷歌(Google)的安卓系統(Android)?任正非表示,華為研發「鴻蒙」並不是為了手機用,而是為了物聯網(IoT),比如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因為它能夠精確控制時延(delay)在5毫秒(1/1000秒)以下,甚至達到亞毫秒級。
但任正非也指出,儘管華為希望繼續使用全球公用開放的手機作業系統和生態,然而如果美國限制華為使用,他們也會發展自己的作業系統。作業系統最關鍵的是建立生態,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態需要2、3年左右的時間。華為有信心依託中國、面向全球打造生態。
有信心依託中國、面向全球打造生態
原因在於中國市場就有龐大的應用,相比所有網際網路軟體,「鴻蒙」的系統時延非常短,如果有的人認為在這個短時延的系統上應用得很好,就會遷一部分業務到華為來;二是,中國大量做內容的服務商渴望走向海外,但是走不出去,它們搭載在華為的系統上就可以走出去。
華為已拿下50個5G合約、發貨15萬個基站
對於最敏感的5G網絡建設,任正非透露目前華為已經拿下50個5G合約、發貨15萬個基站。他也強調華為的設備雖貴,但是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大的價值;國外絕大多數好客戶都會採用華為5G,因為華為5G最先進、最有實際價值。客戶與華為合作20多年,不會聽幾句話就放棄選擇。
對於華為今年與未來幾年的業績,任正非表示,今年年初預估的營收是1350億美元,2023年達到2500─3000億美元。後 來受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Entity List)打擊,今年可能下降到1000億美元左右,淨利約80億美元;最近2年計畫可能也要下調,但說不定後面3年的銷售收入會跳躍式成長,還是有可能達到原來計畫。
華為不用美國人
對於華為的用人政策,任正非表示華為雖然在困難中發展,但沒有停下腳步,今年員工編制將從18萬人增加到19.4萬人,因為需要研發、供應、銷售、服務等非常多的人去進行版本切換。但原則上華為不招美國人,因為只要有美國的身分、有綠卡、有美國永久居住權,就可能有美國成分,產生的成果可能就要接受美國長臂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