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些日子新政府一連串錯誤施政讓人感覺到打天下(贏得執政權)與治天下(治理國家)需要的是不同的人才。在民主國家打天下首重與社會中下階層搏軟,爭取中下階層的認同,因此需要善於拉攏民心的將才,而民進黨正因為擁有眾多精於社群網路、議題掌控的人才,才能打敗擁有龐大資源、執政優勢及財團等上層社會支持的國民黨;只是要讓國家長治久安則需要有可以治理國家的良才,這方面民進黨顯然是有欠缺。不過從古至今無論打天下或治天下都要得民心,否則政權更迭只是遲早的事。
而民進黨取得政權後對於人事安排並非以治國能力為第一考量,還是落入派系、酬庸、學派等窠臼缺少「亮點」被外界冠上「老藍男」內閣,無法組成優質的國家隊來打亞洲盃甚至世界賽。在處理國政時還是習慣採取選舉時的手法,甚至靠民粹來治國,一味討好的結果反受到牽制讓施政亂了套。儘管蔡總統提到「我的工作不是輪流討好誰」,但是從處理軍人虐狗,華航空服員罷工,雄三飛彈誤射,落實勞工周休二日,太平島被降為岩礁、陸客來台人數減少等事件,完全看不到政府危機處理的能耐,還需勞動蔡總統四處救火,從早忙到晚,也才會有總統府是否適用勞基法的感慨!
治國以民生經濟為先,討不當黨產,年金改革等固然重要,但是民眾更關心的是就業機會,薪資高低、物價房價的穩定。台灣經濟陷入困境是不爭的事實(出口連續17個月衰退),政府官員可以把責任推給大環境不好,非戰之罪,但是新政府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拿出真本事來,讓台灣經濟起死回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實施擴張財政政策,提出28兆日圓(約台幣8兆5100億元)的振興經濟計畫,誓言「一定要支撐內需,讓景氣更確實地踏上復甦的軌道」;國際貨幣基金最近召開的「20國(G20)集團」會議,一再呼籲各國加強推動財政政策以拉升需求。反觀我國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約在1.9兆上下,屬近乎零成長的歲出額,行政院主計長對此表示,新政府不會為了擴張而擴張,而會看投資的標的是什麼,將選擇五大創新產業做為主要投資標的,林院長也提到將於一到二週內提出具體方案,究竟該推動何種政策,新政府有必要傾聽不同聲音。
另,攸關經濟發展國營事業預算,其中卻有許多爭議性預算,需要代表民意的立法委員來強力把關避免浪費(可倒帶回去看看在野黨過去在國會、媒體對國營事業人事、預算、績效的強力批判),結果竟然上演30小時不斷電表決鬧劇,最後很可能又是囫圇過關,難道這是民眾所期待的嗎?而這樣的作為又如何期待台灣經濟情況會好轉?在批評政黨有虧職守的同時,選民也要負起最大責任,畢竟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敗是鐵律,而我們竟然天真的期待政客們自律!民眾多數認為顧巴肚比關心政治重要,卻沒有進一步去思考民眾需要為生計疲於奔命,難道不是因為政府執政無能所造成的嗎?
台灣經濟如何脫困需要具專業能力,能審度國際趨勢整合各方意見做出決策並貫徹執行的人才,問題是目前財經內閣同質性高有這樣的人才嗎?這才是國人需要共同來關注之處!
*作者為農業博士,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農漁業雜誌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