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也不可能「遠離美國」。如同兩岸長期關係,今天的臺美關係也是千絲萬縷。雙方除擁有共同的價值外,也享有許多共同的利益,但並未建立穩固的互信。國共有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中共當然樂見國民黨在臺灣取得執政地位。但中共對臺政策早就從「寄希望於國民黨當局」,轉移到「寄希望於臺灣當局」,再轉移到目前的「更寄希望於臺灣人民」。
習近平去(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談及兩岸關係,除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等對臺政策基調,還首次提出中共要「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換言之,那些高估中共靠介入臺灣選舉,進而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有心人士,可能低估了對岸按自己議程辦事的信心。何況,有大陸學者認為,今天國民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已經很難回到過去馬英九執政時的大陸政策路線。
臺灣的外部形勢瞬息多變,影響臺灣生存和發展的中美關係亦復如此。川普和習近平六月底在大阪的G20峰會,才達成貿易休戰的共識不久,川普日前即在白宮內閣會議時表示:「與中國的貿易協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若有意願,還可以對另外價值3,2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對岸也非省油的燈,立即透過外交部發言人做出回應,表示:「如果美方加徵新的關稅,無異於給雙方經貿磋商設置新的障礙,只會使中美達成經貿協定的路途更為漫長。」
如果中美關係是一場長期的戰略競爭,臺灣身處這兩大之間,就必須要有自己長期的戰略打算。勝選是政黨一時的競爭,生存才是國家長遠的奮鬥。因此,對臺灣而言,我認為「親美」或「親中」,不應是二選一的問題。我甚至認為,它不應是一個選擇題,而是一個研判是否符合臺灣利益的是非題。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