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初選民調倒數計時,根據非國民黨委託的其他民調,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支持度,已經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拉開距離,力拚到最後一刻的郭台銘,對可能落敗的結果,顯然心中有數,除了公開向韓國瑜喊話:「就算大哥拜託你」,對初選過後是否脫黨參選到底,並未把話說死,但郭台銘「獨立參選」的最佳時機,可能已經過了。
做為「政治素人」,這三個月初選經驗肯定讓郭台銘百感交集,但他應該感到安慰,儘管可能贏不了韓國瑜,但在對比式民調中,他的支持度還是遠超過現任總統蔡英文,包括親綠團體做的民調,不論是藍綠對決或者包括柯文哲在內的三足鼎立,郭、韓都是可以勝選之人。
民調難免有初選效應,就像蔡英文在民進黨初選民調逆勢拔高十個百分點,民進黨初選結束,蔡英文的支持度就「回歸正常」─滑回原點,民進黨心知肚明,所謂「綠營有蔡吃蔡,無蔡吃瑜」的「灌票」韓國瑜,其實影響有限,但民調趨勢已經下滑的韓國瑜却在萬箭穿心過程中,逆勢拔高,不論是財產申報或妻子李佳芬的農舍違建爭議,絲毫傷不了韓國瑜半分,對比過去為了農舍或為了軍舍嚴重影響選情的蘇嘉全和王如玄,韓國瑜直可謂「金鋼護體」,這三個月又讓韓國瑜競選功力再增三成。
郭台銘的確不必沮喪,連沮喪十分鐘都不必,該沮喪或警覺的應該是民進黨、是蔡英文,他們硬生生創造了一個打不敗的對手,贏不了的處境。
郭台銘的民調支持度,從參選迄今穩定成長但成長幅度極為緩慢,國民黨的民調不公平嗎?在參選人都可派人監督的情況下,不可能做假:未納人手機民調影響大嗎?只要市話抽樣符合選民結構,就不至於扭曲太過。
選舉本來就要靠「勢」,韓粉的堅定支持固然讓中間選民却步,却為韓國瑜營造消退不了的勢,任何負面批評都無法穿透韓粉的銅牆鐵壁,韓國瑜不必提出任何具體的政見,只要站穩守勢,就能屹立不搖;韓國瑜的危機不在大選,而在當選後,就像他競選市長勢如破竹,就任市長反而讓他露出空門;同樣的,總統大選的危機,不在未來的一百八十三天,而在當選後,一個坐不住市政的市長,又如何能坐得住國政呢?果若如此,則不只是韓國瑜的危機,而是台灣的危機。
奇特的是,更多學者專家寧可聚攏在韓國瑜身邊,而非郭台銘身邊,為什麼?這絕對不是庶民與權貴可以解釋。
郭台銘從頭到尾都疏忽了,政治與公司治理不同,做為企業主他可以霸氣地領導群倫,任何事他說了算;政治領導却不能只靠霸氣,而且,往往不是一個人能說了算。郭台銘要送出訪友邦的蔡英文國旗帽,蔡英文冷回:「我不是他的員工。」這句話,說進多數人心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