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的民選總統學歷都高,應該讀不少書,但當起總統,高下立判,差別甚大。中國歷史上當皇帝的很少是書生,尤其是開國皇帝,因為在古代讀書與治國是兩回事,在今天讀書與治國更是兩回事,因為書籍內容龐大,雜書閒書太多,再怎麼讀也是蜻蜓點水,深入不了治國能力,自詡為讀書甚多足堪國家大任者,率皆為井底之蛙。
其實,一位總統書讀到嘔血也不一定能治國,他仍必須仰賴眾人之才能。三國魏晉期間劉劭寫了一本品鑑人物的《人物志》,他明明白白的講哪種人物最珍貴:「凡人之質量,中和最貴矣。中和之質必平淡無味,故能調成五材,變化應節。」上上之才是能夠統帥調和各種人才的人,而這種人往往有中和平淡的個性,不會獨愛某一類人,所以劉劭並不認為聰明是人才的唯一選項,他說:「是故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觀察一個人,先看他是不是平淡,再看他是不是聰明。
今天說來,平淡的人反而無私無欲,知道統合酸甜苦辣各味人才;聰明的人倒是詭計多端,書讀得多了,聰明是聰明了,但個性不平和無法調和鼎鼐各種人,豈不是只有能耐分崩團隊,離析蒼生,最後就是鑽營私利?
別忘了,中華民國憲法沒規定總統學歷高低,這正是舉才不問出身高低的立憲精神,不幸的是,今天文憑觀念已擴及政治選舉,難怪蔡英文總統必須手捧博士證書昭告世人,我真的是博士,真是讓人難過的鏡頭啊。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