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日本皇室事務的宮內廳8日下午發表天皇談話影片與全文,自認戰戰兢兢、不斷摸索天皇職務究竟該如何承擔的明仁,表達了因為自己日益衰老,「擔憂難以全心完成天皇公務」的心情,希望謀求國民理解。風傳媒根據宮內廳網站公佈的全文,翻譯如下:
戰後70年這個重要時節已經過去,兩年後,就要迎來平成30年了。
我已年過80,在體力等各方面也感到種種侷限。最近幾年,回首作為天皇的自身足跡時,也開始思考關於將來自己的公務與相關責任。
日本社會的高齡化如今日益嚴重,連天皇都年事已高,究竟應該怎麼樣才是理想的狀態?站在天皇的立場,不應觸及現行的皇室制度,不過我今天想談談,我個人至今為止所思考之事。
自從我即位天皇以來,在履行國事行為的同時,每天都在摸索在日本國憲法下、被定位為象徵的天皇的理想狀態。作為傳統的繼承者,我深深感到守護傳統的責任。處在日新月異的日本與這個世界,日本皇室要如何將傳統寓於現代、使其鮮活地融合於社會、滿足人們的期待,我至今仍不斷深思。
在此過程中,我兩次接受外科手術,加上因為年事已高、感到體力衰退。此後我開始思考:今後若不能像以往那樣履行繁重公務,我該如何安置自己,對國家、對國民,以及對我身後的皇族而言,才是適當的方式。我已過了80歲,儘管尚幸健康,但考慮到身體逐漸衰弱,我仍擔憂難像過去那樣,全心全意地完成象徵天皇的公務。
我在天皇之位將近28年,在這段時間裡,我與國民共同度過了我國的歡喜與悲傷。作為天皇,我一直認為應將祈願國民的安寧幸福放在公務首位,有時陪在人們的身旁,傾聽他們的聲音、體察他們的心情,這也十分重要。天皇為了扮演國民統合的象徵這一角色,對於國民就天皇的象徵立場謀求理解之外,也要深刻思考自身的應有狀態,加深對國民的理解,並且培養永遠與國民同在的內在自覺。在這一層意義上,我造訪日本各地、特別是偏遠地區及島嶼,作為天皇的象徵性行為也是很重要的。
從皇太子時代開始,我與皇后一同的旅程幾乎遍及全國,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有熱愛當地、勤懇支撐家鄉的平凡人們。我基於此一認識,作為天皇,懷抱著對人們深深的信賴與敬愛之情,心懷國民,得以履行為國民祈願的重要公務,是一件幸福的事。
關於天皇高齡化的對應之道,無限縮小國事與作為象徵天皇的行為,這似乎不太可能。天皇因未成年或病重等原因,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時,雖然可考慮設置代行天皇職務的攝政。不過即便如此,天皇就算一直無法充分履行公務,直到生命終結為止,其作為天皇的身份始終不會改變。
過去也曾發生過,當天皇健康嚴重不佳時,可能導致社會停滯、給國民生活也帶來各種影響。而且依照皇室慣例,天皇過世之後,連日舉行的隆重殯葬儀式持續將近兩個月之久,相關的喪葬儀式其後還會長達一年。這些喪葬儀式將與其他跟新時代相關的事項同時進行,與之相關的人們,尤其是天皇的家人們,不得不處於一種非常艱難的狀況。難道不能避免這樣的事發生嗎?此一想法也不時縈繞於心。
正如我一開始所說,根據憲法,天皇並沒有參與國政之權能。因此,這次在回顧我國漫長的天皇歷史的同時,我衷心祈願,今後無論何時皇室都能與國民同在、攜手共築這個國家的未來,象徵天皇的公務也永遠不會中斷、能夠穩定持續下去,我在此說明了自己的心情。
懇切地、希望能夠得到國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