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沈榮津最近展現不少「魄力」,這個也保證、那個也保證,我們可以看看這些保證作得到嗎?價值(或代價)多高、到底值多少錢!
經濟部公布的上半年國營事業財報中,台電虧損297億元,是唯一虧損企業,也比去年同期虧損多虧損57億元;外界既批評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是肇因,又指責蔡政府政治與選票考量而刻意壓低電價的作法。沈榮津的回應是:為台電「掛保證」全年財報「應該不會有虧損」,理由是電價公式保障台電的合理利潤約有5%,加上還有電價穩定基金撥補挹注。
此外,對陸續將量產、耗費電力高的半導體廠,及這波台商回流投資所引發的供電疑慮,沈榮津又來「掛保證」了;他說,經濟部經部已確保包括台積電2奈米在內、高達2.6兆的半導體投資案供電無虞,未來幾年整體供電仍可達到備用容量率15%、備轉10%目標,「都幫他們準備好了,大家可以放心」。
先看第一個保證,經濟部要讓台電最後完成的今年財報是不虧損、甚至有龐大的盈餘,確實是一定作得到,所以沈榮津是能「掛保證」;只是,這個掛保證如果全然建立在「作帳」之上,到底有多大的實質意義?去年台電全年最後的財報是漂亮的有283億元盈餘,值得嘉許、肯定、高興嗎?
不必了。去年台電全年其實是虧損81億元,不過,經過「調整」之後─即由「電價穩定基金」挹注364億元,不但由虧損轉為盈餘,還一口氣「賺」了283億元。因此,今年不論台電虧損多少,只要不超過穩定基金還有的416億元,經濟部都能拿錢去補黑洞。
這就是沈榮津掛保證的真相。但問題是:這是一般社會理解與期待的「台電不虧損」嗎?相較之下,2016年台電是創造貨真價實的396億元盈餘,不僅居各國營事業之首,也是連續3年有盈餘;撫今思昔,豈不愴悢?
更何況,蔡政府為了政治考量與選票,不願也不敢調高電價;經濟部官員不論是厚顏為保官位還是基於「官場倫理」照作,這般上下交相賊的為台電「創造盈餘」,其實是標準的吃祖產。電價穩定基金來源是當台電盈餘超過法定盈餘時,多的收入就轉入基金;106年時有829億元,但以這種每年沒有再進帳卻要補給台電數百億元的速度,再2-3年大概就要見底。
至於沈榮津打包票、掛保證說未來供電都足夠,不是不可能,但他沒把內涵說清楚,因為怕民眾「嚇壞」。
未來台灣新增的電力需求中,除了所謂「正常成長」部份外,個案方面,外界最矚目的當然就是特定幾個半導體投資案,北部雖然也有,但主要集中在南部為主。以台積電預定2020年量產的台南5奈米廠而言,用電規劃是77萬瓩,3奈米廠預估是88萬瓩,此外還有華邦的12吋廠的投資。半導體技術越精密耗電越高,單是台積電3奈米廠的用電,就號稱占全台用電量的2.9%,一個5奈米廠用電超過整個東部。不過,與此同時,南部的核三廠在2025年要完成除役,屆時南部因此少了190萬瓩的供電。
因此半導體用電需求增加、核電供給減少之間,最後的差距等於是接近400萬瓩,這還不計入其它正常成長的需求。依照沈榮津的說法,經濟部「已盤點台電各大型火力機組上線時程」認為供電沒問題,其實就是點出這些電力缺口就是由火力發電補充,所以在其它條件不變情況下,南部等於至少要再增加一個興達火力發電廠(興達裝置容量大概在400萬瓩出頭)。
南部的現在的空氣環境品質如何?再增加一個興達電廠─不論政府要把天然氣發電說成多乾淨,火力發電還是難逃排放與空污問題─能夠承受嗎?南部民眾是否要為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繼續「用肺發電」?
依照蔡政府能源政策走向,未來高成本與高價的電(綠電與氣電)比例會不斷上升,如果一直讓電價凍漲,台電的虧損當然直線上升,同時再也沒有穩定基金可補黑洞,最後終究要反應到電價上漲上。只是,屆時選舉早已結束、經濟部高官都安全下樁,那些保證不保證的事,就再無人介意、追究了。至於他對供電的保證,是否達成在未知之數,萬一達成倒確實是「價值連城」,因為是以民眾健康為代價。(本文不代表社方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