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使盡關稅招數,仍無法讓中國屈服」《外交政策》權威解析:談判強人萊特海澤為何慘輸貿易戰?

2019-08-03 16:25

? 人氣

南韓立刻屈服,加拿大與墨西哥重談協定

依賴美國提供貿易與國防保護的南韓,立刻同意重寫韓美貿易協定,來換取南韓鋼鐵產品進到美國的25%關稅能永久豁免。加拿大跟墨西哥則是隨即宣布對美國課徵報復性關稅,然而兩國的反擊沒有堅持多久,5個月後,三方達成替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美墨加協定》(USMCA),並且內容多依照美國要求修改。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招用在歐盟身上就難以起作用了,因為歐盟規模更大也更有自信,它不但向WTO提起訴訟,還針對價值28億歐元(約新台幣845億元)的美國商品課徵關稅,關稅清單包含玉米、哈雷機車、波本威士忌等,也拒絕接受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歐盟更警告稱,只要美國任意加徵新關稅,歐盟也會大規模反擊。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萊特海澤。(美聯社)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代表萊特海澤。(美聯社)

面對中國,萊特海澤招數盡使、談判理論支離破碎

萊特海澤最大的目標是位於亞洲的巨人,簽下完美中美貿易協議,減少中國對美國的4000億美元貿易順差。對美國來說,完美的協議是指中國同意保護智慧財產,且對美國企業開放市場,更完美的情況是,協議需有執法機制確認中國履行承諾。

一開始,中國就像歐盟一樣以眼還眼、絕不妥協,當2018年7月、8月、9月,美國分別對500億美元、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10%關稅,中國也先後對500億美元、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施以相同關稅報復。不過美國還宣布,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的10%關稅,稅率將在2019年元旦增加到25%。

有一段時間,萊特海澤的理論似乎奏效,中國對美國的關稅攻勢幾乎難以招架,因為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過於巨大,中國根本無法對同等數額的美國商品開徵關稅。去年12月1日,當中國意識到,美國即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態度終於軟化,同意大量採購美國商品,雙方坐下來好好談,貿易戰「停火」90天。

時間快轉到今年5月,中美第11輪貿易磋商以失敗收場,因為雙方看法仍有諸多分歧存在,像是智慧財產權保護、強制技術轉讓、擴大市場准入、促進雙邊貿易平衡等。據熟悉談判情況的人士表示,中方原承諾修法提供更平等的待遇給美企,卻臨時企圖推翻共識,且堅持要美國迅速取消先前加徵的所有關稅,從而激怒了川普。

華為成為中美貿易戰頭號目標,背後原因遠遠不只於剽竊資訊、情報這麼單純。(AP)
華為成為中美貿易戰頭號目標,背後原因遠遠不只於剽竊資訊、情報這麼單純。(AP)

5月中旬,美國政府立刻將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到25%,揚言對3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並拿中國電信巨頭華為開刀。奧登認為,儘管6月川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G20大阪峰會見面,川普會後表示會議非常順利,一切又回到正軌,但事實上5月的談判破裂已經為美中談判畫下句點。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