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關得住吸毒者,卻關不住吸毒者所代表的社會問題

2016-08-20 05:50

? 人氣

西方輸入的「向毒品宣戰」概念,非常類似在性交易領域,以聯合國跟美國為首所發動的 「反性交易(性剝削)」。不論是反毒或者反娼,我們都得問: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付了什麼代價?又製造了什麼新問題?因此,國際間對長年來「向毒品宣戰」的禁制與監禁方法,近年也出現越來越多反思的聲音─ 承認過去將吸毒者視為罪犯丟進監獄是無效的,並沒有真的有減少吸毒者,反而是懲罰多於幫助─ 而願意務實面對毒品問題。進而重新思考與界定毒品問題,究竟是什麼問題?如何真正解決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印尼總統佐柯威為打擊毒品犯罪,強力祭出死刑。(美聯社)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針對毒品犯罪強力祭出死刑。(美聯社)

用藥的社會性─人們為什麼需要「吸毒」?

人們為什麼需要「吸毒」?每個吸毒者(或稱「用藥者」)的故事可能都不一樣,但在高度非法與污名的壓力之下,他們難以出現自己真實的經驗。我們認識一位年近60歲的性工作者,因為需要負擔年邁雙親的醫療費用,得靠從娼賣淫來維持家計與開銷(民進黨廢公娼讓很多人只能當私娼,國民黨修法娼嫖皆罰又讓客人不敢上門。兩黨治國無方只會內鬥讓經濟一蹶不振,更多人擠進底層性產業謀生)。在娼嫖皆罰的法令政策下,她需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時時判斷是真客人還是警察釣魚的假客人,即便是真客人還得看是不是酒客,以免帶進執業房後徒增困擾。但是因為靈敏度大不如年輕時,又加上身體狀況導致容易精神不濟,所以需要依靠吸食安非他命來提振精神、維持靈敏度,才能穩住她基本的生存。正是因為貧窮、因為娼嫖皆罰的政策,導致小姐需要戰戰兢兢,因為她知道萬一遇到奧客,司法並不會站在她這邊。

在這個案例裡,我們可以看到人之所以嗑藥的社會成因:藥物的功能是可以幫她提神、維持靈敏度,然而為何需要用藥以提高警覺,卻是因為性交易入罪化帶來的壓力。嗑藥只是表面現象,生存壓力才是真正難以解決的核心問題。很諷刺的,安非他命這種被法令定義的「毒藥」,對這個性工作者來說卻是 「救命藥」, 而且取締風險越高或經濟越不穩定的時候,她也越需要以此來穩住生存,即使長期用藥可能會對她的身體形成負擔或風險。我們要很嚴肅的問:政客名嘴們有沒有甚麼「良藥」可以治的了這種底層人的「貧窮」?或者讓底層性工作者可以合法地安穩工作,不必擔心被取締?如果拿不出什麼更好的解方, 那憑什麼在她並未傷害任何人的前提下,把她用藥自救當成犯罪加以監禁隔離?舉這個例子並不是要說每個性工作者或吸毒者都是窮人或可憐人,社會要多多體諒他們。而是在於提醒要看到每個吸毒者跟賣淫者背後的故事,但是一旦扣上「罪犯」的大帽子,這樣的理解空間立刻被壓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