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視角下的維持現狀
兩岸分治將近70年是事實,以往因為對峙與隔絕造成了相互的敵視和誤解,自從「小三通」「大三通」、「自由行」實施以來,官方可以坐下來談判,民間的交流也讓彼此有了更多了解與尊重。根據筆者的觀察,越來越多的大陸人對台灣的維持現狀表示認同,大陸五毛黨、自幹五經常的網絡洗版並不能代表大陸主流民意,而一些大陸人平時流露出的對台灣的強硬姿態更像是一種「歐威爾式」的政治表態,有時還會淪為低級紅、高級黑。
中國人自古沒有民族國家的觀念,凝聚起人們的是鄉土意識。古代的皇權基本不下鄉,鄉村靠著宗法和傳統自治,長期以往村鎮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
21世紀初期,中共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村鎮合併的工作,當時這項工作並非一帆風順,遇到很大阻力。有些經濟條件還不錯、歷史也比較悠久的村鎮並不想被和它差不多甚至不如它的村鎮吞併,有些地方還發生了大規模的群衆上訪和抗議。
十多年過去了,一些被上級領導強迫合併的村鎮,並沒有如當初承諾的那樣取得1+1大於二的成效,不少地方因為被邊緣化而逐漸衰落,當地群衆對被吞併的抵觸情緒至今依然沒有隨著時間消退。
今天的大陸和台灣雖然同文同種,但是二者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生活方式都有差異,加上如今「一國兩制」在香港的破産,台灣的拒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常識下,其實是可以理解的。老一輩的中國人對於台灣的統獨其實很坦然,而今天在中共洗腦教育下成長的一代「小粉紅」、「天然統」,顯然更激進,更不近中國傳統的人之常情。
「自由民主的燈塔」可以照進中國一束光
經過歐風美雨洗禮多年的中國幾代人,難道還忠貞不渝地堅守著他們的共産主義理想嗎?
近期,筆者閱讀了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美國還能改變中國嗎?》,作者提到中國的民主是漸進式的,指望中國這樣一個被蘇聯極權體制改造過的有著深厚專制歷史的超大國家,在短短40年裡——或者150年裡——變成一個西方意義上的自由民主國家,是不現實的。所以,對中國的演化和變革,要有歷史感和足夠的耐心。
文章還提到:「改革後,人們有了自己的財産以及由此衍生的産權觀念,經濟和社會自由得到擴展,言論和政治自由曾經在某個階段也多少具備一點。至於人們的思想,絕大多數中國民衆是親近和擁抱普世價值的,尤其是中國的精英階層,變成了美國的擁躉,至少對美國不反感。即使毛左,也不完全否定普世價值,只是認為不適合中國罷了。至於底層大衆,他們的世界觀易受菁英和官方左右,雖然官方長期洗腦讓他們中的許多人偏愛秩序和穩定,但植根於內心的財産觀念和對腐敗的痛恨可以讓他們很快認同普世價值。」
其實,中美對峙與交流的這些年,美國已經在諸多方面慢慢改變了中國。未來台灣面對大陸,不應該只有「鴕鳥心態」,而應該發揮自由民主優勢的「鲶魚效應」。
這次對於大陸暫停自由行的不友善行為,台灣並沒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台灣的內政部宣布從8月1日起,放寬中國大陸配偶親屬赴台短期探親資格。這似乎也印證了自由民主的社會並不害怕開放,而中國這樣的威權國家警惕開放,尤其恐懼人民思想的開放。
以往每次台灣有大型選舉,中共都會收緊赴台團體遊,這次暫停自由行尚屬首次,不過結合目前中國政治不斷向左轉的氛圍,這樣的措施就容易理解了。最近幾年,大陸人赴台旅遊、學習「被淪陷」的案例越來越多,異議人士赴台尋求庇護也不再是什麽新聞,這些對中共來說多少臉面無光。
很對去過台灣的大陸人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台灣最厲害的武器其實不是F16戰鬥機,而是台灣的自由和民主。今天守護台灣的自由和民主,就是守護台灣的生命線。
未來,台灣應該用一場理性和平的選舉交出一份亮眼的民主答卷。同時,也為中國打開一扇窗,讓台灣自由民主的光照進中國。這光不僅是照亮中國,也是照亮台灣自己。
*作者為流亡海外熱愛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