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鄰的兩個國家或地區,不同的民族或族群相互嘲諷挖苦,並不是奇怪的現象。人的天性裡就有偏愛自己所屬群體的非理性傾向,而任何國家或地區,都能讓別人挑出毛病來批評吐槽。愛國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對這一點堅信不疑:他們出生的地方比所有其他的國家和地區都要好。
不久前,臺灣演員戴立忍遭大陸線民蠻橫指責為「支持臺灣獨立」,片方因被杯葛,被迫在影片殺青後撤換主角戴立忍。為此,臺灣社運人士王奕凱發起冷嘲熱諷的「向中國道歉大賽」。讀一些臺灣人「道歉」的戲謔段子,我在啞然失笑之時,回想起一百多年前的瑞典與挪威。
其時挪威鬧著要從瑞典聯盟裡「分裂」出去,氣急敗壞的瑞典愛國者大喊要教訓「挪威公羊」,而挪威愛國者則回罵「瑞典蠢貨」。由於當時兩國的民主進程與瑞典和平運動的影響,在短暫的對罵之後,這兩個北歐國家和平分手,從此走向兄弟般的百年團結。
而台海兩岸的情況卻很不一樣,中共當局在國家、民族的幌子下,挑起對抗臺灣的民族情緒,煽動大中國主義愛國暴力,令海峽兩岸處於令人憂慮的不可知的境地。
瑞典帝國心態,訴諸民主程序
儘管是世界公認的一塊和平綠洲,但北歐各國歷史交錯複雜,曾有過不少衝突與齟齬。自十七世紀的三十年戰爭,瑞典帝國崛起,一度稱雄成為歐洲強國。
在被瑞典統治過的周邊小國看來,瑞典人有一種自大的帝國心態。因此,心懷不滿的挪威、芬蘭和丹麥等國人民,熱衷於編造民間笑話,把瑞典人描述成愚蠢、不禮貌還自以為是的人。而瑞典人則反唇相譏,對弱小的鄰居表示輕蔑不屑。
北歐人民在日常生活裡互相吐槽,其內容包羅萬象,例如:誰是醉鬼,在路上喝醉了裸奔;誰既無知又窮酸,是鄉巴佬;誰的食物很難吃;誰的性格很無聊,令人討厭;誰的口音怪怪的,很搞笑。不過,無論在嘴巴上怎樣掐架,怎樣貶損對方,北歐各國人民仍然親密往來,相互依存,互相嘲弄似乎是文化交流的一種特殊方式。
但到了1905年,情況突變。被「瑞典聯盟」統治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挪威,突然強烈地要求獨立建國,他們自行廢除了聯邦國王的制度。對此,瑞典愛國者們宣稱絕對不能接受。當時,有著強烈愛國衝動的瑞典軍人在街上喝酒,高唱《國王歌》,宣稱要教訓鬧獨立「挪威公羊」,「打他們的嘴巴,擰他們的鼻子」。
這種惡意的語言挑釁,之所以沒有釀成戰爭危機,主要是由於當時瑞、挪兩國都有了具現代民主雛形的社會制度。瑞典早就廢除了君主專制,在是否對挪威開戰的問題上,必須由議會討論決定。在上個世紀初,以瑞典知識份子為主的和平主義者發起了一個規模浩大的和平運動,喊出了「反對兄弟相殘」的口號。和平主義者在議會占了上風,想要攻打挪威的軍國主義者就只能偃旗息鼓了。
而挪威方面也儘量克制,不去激發兩個民族的矛盾。1905年8月,挪威舉行了全民公決。遵照民主原則,瑞典政府只能順從挪威的民意,簽訂了讓挪威脫離瑞典的協議。此後,雖然兩國人民仍然免不了互相挖苦調侃,但兩個國家有了令人欣慰的百年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