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過理想的理想國
在旅遊車上講解時,導遊提到國家免費教育,有感而發說:「我在平壤外國語大學畢業,在國家栽培下,我學會中國話,完成大學教育,現在有機會跟中國來的客人見面,用中文來當你們的導遊!」說到這裡,她頓了一頓,誠懇地看著我們。團友到了這些位置,總是非常配合,熱烈和應,激烈鼓掌,小韓則報以靦腆微笑。
後來小韓私底下跟我說,她父親是記者,母親是教師,雖然聽起來完全就是平壤上流人士背景,但她又強調自己不算特權階層。無論她出身如何,小韓身上那件小藍色絨毛中國製外套,在平壤就要賣80多美金。這跟她的工資相符嗎?她說:「我的工資大概有400元人民幣,這件衣服是媽媽送的禮物。」
那她的媽媽工資有多少呢?她說:「其實我們朝鮮人很少問別人的工資……」我正覺得有點尷尬,也許不應詢問別人家裡的事,怎料小韓像是背台詞地答:「我們很少問別人的工資,因為在我們國家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工資多少不重要,我們是免稅國家,教育是免費,醫療是免費,住宿也是免費,所以不論工資多少,也是一樣。」
在她口中,朝鮮確實有點像理想國,她甚至真心認為領導就是哲人王。不過,理想國的最大缺點,就是太過理想,早已不太現實。
我們這個團隊,有一名小胖胖的學生團友,在北京師範大學唸書,說話很快,快到你還未作答他已問下個問題,頗難與他溝通。第一天見到小韓時,他即問:「你聽過911事件嗎?你在朝鮮可以看外國新聞嗎?」小胖胖似乎覺得北韓跟外界完全隔絕,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導遊卻有問有答,觀點不必相同,取態也可各異,但她確實知道世界發生甚麼事情。小胖胖乘勢再問:「你聽過64嗎?」導遊小姐一聽「64」2字,也不避談,只是問:「你說的是不是天安門事件?我們這裡叫天安門事件啊。」
小韓跟我說,她最愛就是學習和看書,說的時候沒有裝模作樣,而是真心喜愛。她忽然從手袋裡拿出一本中文版的《朝鮮概況》,帶著這本書,當然跟工作有關,但她讀書之時,不是隨便翻翻,而是每字每句也背得滾瓜爛熟。只要提到朝鮮一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至銅像高度及重量,均瞭如指掌。
某天她跟我說:「我帶過20多個團,第一次見到香港人。」我心想我去過幾十個國家,也是第一次遇到北韓人。我問她知不知道香港發生的事情,正擔心她會否說一些演員名字,但朝鮮人就是不一樣,她隻字不提早已過氣的武打明星,而是說:「我知道香港在鴉片戰爭之後割讓給英國,鴉片戰爭有2次,一次在1842年,另一次在1860年……」她連年份都說得出,我當時就震驚了,沒想到她繼續說:「第1次鴉片戰爭簽的是《南京條約》,第2次是《北京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