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青陽談美國火人祭》沙漠生活艱難困苦 作品全部付之一炬 仍讓人趨之若鶩

2016-08-27 15:12

? 人氣

美國一年一度藝術大典「火人祭」,今年邁入31年,由台灣設計師蕭青陽和新北市夢想社區文教發展基金會領軍的團隊,以「如來神掌」為發想,設計出移動藝術車,將於8月28日再次進軍這個國際藝術殿堂。蕭青陽在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去年他和團隊打造出「蓮花媽祖廟」,吸引許多外國人,即使他們不知道媽祖,卻也在廟裡擲筊、抽籤詩,看著媽祖的神像念念有詞、流下眼淚。他當下被宗教力量的偉大給震撼。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蕭青陽說,藝術的形式很多,不是每件藝術品都能打動人心,但火人祭卻正好相反,每件作品讓他感動不已。

20160823-蕭青陽專訪(陳明仁攝)
蕭青陽(陳明仁攝)

回想去年9天在沙漠中的生活,蕭青陽說,雖然工作人員在台灣村建立廚房,伙食都可以自理,但是沙漠中平均一天會有一、兩場大型沙塵暴,沙塵暴一過,所有食材都蒙上一層沙,變成灰黑色,「東西嚼在口裡都是沙」,不過他笑著說,到了第5天他也習慣食物跟沙一起進肚裡的感覺。

另外,沙漠裡強烈的日夜溫差也是一大挑戰。白天,黑石沙漠可達攝氏40度高溫,到了晚上立刻降到攝氏0度以下。蕭青陽說,他每天晚上都會被冷醒,最後只能趴在地板上取暖,「今年我要在旅行箱內塞一條棉被,因為實在太冷了」。看到國外的藝術家,用一張錫箔紙把自己捲起來,倒頭就睡,他實在是佩服不已。

除了沙和溫度,極度乾燥的環境也是問題。活動到了第3天,所有人的腳都開始龜裂、流血,凡士林塗的再厚都沒用,「但是愛玩,這些事情都要忍受」。

(諾言之寺介紹)

在火人祭眾多的藝術品中,讓蕭青陽最有印象的是由美國「夢想家公會」(Dreamers Guild)打造的「諾言之寺」(Temple of Promise)。蕭青陽說,藝術家打造出一個從只有一個人能夠進入的入口,延伸成可以容納幾百人的空間,並以教堂為概念,讓所有參觀的人可以在建築內懸掛自己愛人、親人和夥伴的相片或相關物品。無論外面是好天氣還是沙塵暴,教堂內的人總是安安靜靜,看著自己心愛的人的相片,默默的思念,畫面上他印象深刻。他認為,火人祭中的藝術品與人互動的過程、感動人心的當下,最讓他有感觸。

在「諾言之寺」燃燒的那天,數萬人圍繞的教堂,看著它從傍晚開始燃燒,所有人不發一語,火苗不斷往上竄,四周的人留下眼淚。蕭青陽說,這樣的心境,也是火人祭讓人著迷之處,「它(火人祭)讓大家在當中的生活很激烈,卻又讓人很反省」,火人祭中上百件的藝術品都有這樣的魔力,難怪每年總有成千上萬人湧入現場,共襄盛舉。

在火人祭中,藝術家最後一把火把作品燒毀,看著自己作品燃燒,如同生命輪迴,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蕭青陽說,這樣的經驗對他來說也是練習,他笑著說:「讓去年的作品留在過去,今年再次以嶄新的作品出現,這樣不是很酷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魏嘉瑀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