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世界第一人》靠雙腳走完亞洲第一長河:英國90後青年352天征服長江

2019-08-16 08:10

? 人氣

來自英國威爾斯的戴克斯,花費352天徒步走完長江。(截自AshDykes推特)

來自英國威爾斯的戴克斯,花費352天徒步走完長江。(截自AshDykes推特)

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亞洲第一長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的長江,一路橫貫中國十數省份,最後從上海匯入東海。長江也被稱為中華母親河,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無數傳奇與詩篇。

近日,有關長江的傳奇又多了一點— 英國一名90後青年戴克斯(Ash Dykes)徒步6400公里,歷時近一年,成為步行遊覽長江全程的世界第一人。

威爾斯小伙子

28歲的戴克斯是來自威爾斯一個小鎮的青年,他原本是潛水教練。去年夏天,他告別父母,前往中國開始他打算創紀錄的徒步長江之旅。

他出發前接受BBC採訪時說,此行不僅是想創下徒步長江世界第一人的紀錄,更希望通過一路見聞,向世界展示中國自然風光和環境問題。

為了這次探險之行,戴克斯進行了兩年的凖備,不僅是體能訓練,而且詳細制定路線,並學習漢語。

他說:「我知道這次長江徒步將對我的體能和智力是巨大挑戰,將途經不少人跡罕至的地區。但我相信我的訓練和凖備以及過去的探險經驗將幫助我克服一切困難,我也相信好心的陌生人會伸出援助之手。」

阿什·戴克斯,Ash Dykes,英國,長江,探險,中國,威爾士

阿什·戴克斯說希望將一路上看到的中國自然風光展示給世界。

出師不利

「開始一段時間是最困難的。」戴克斯說。「長江源頭的海拔高度是5100公尺,是我家鄉的高山斯諾登山(Snowdon)的5倍,與攀登聖母峰的大本營是同樣高度 。」

他團隊裡有4個人在第一天就因為嚴重高山症和擔心野獸襲擊而放棄。

「因此比我們出發時間比原計劃延遲了兩個月。當我們最終出發時,已經快冬天了,下雪,氣溫降到零下20度。由於天冷,狗熊從更加寒冷的山頂下來,我們簡直就是它們的獵食目標。」

此前,戴克斯曾經有過多次探險歷程,但他說,這次徒步長江是最艱難的。他說,在青藏高原的一段路途所遇到的困難簡直難以描述,嚴酷的自然環境和野獸的威脅使他常常感到非常「脆弱」。

他們曾經被一群野狼追蹤了很久,不得不靠放鞭炮嚇走野氂牛,特別是那些凖備飽餐之後冬眠的熊更是令人恐懼。

意外成為中國網紅

如果說,徒步歷險的艱辛是戴克斯預料之中的,在中國成為明星網紅卻是他始料不及的。

戴克斯說,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徒步長江行在中國公眾和媒體引起巨大迴響。

「關於我的行蹤有很多報導,我接受不少電視和雜誌採訪,參與拍攝紀錄片,既有國際的,也有中國國內的製作單位。」戴克斯說,「我完全沒有預料到這種情況,一下就紅了。我的書被翻譯成中文,我感覺這才是開始。」

阿什·戴克斯,Ash Dykes,英國,長江,探險,中國,威爾士

阿什·戴克斯的徒步長江行使他意外成為中國媒體明星。

戴克斯也不斷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發佈沿途照片和影片,數以百萬計的中國電視觀眾和網民追蹤他的行蹤,熱切關注這位徒步長江第一人的壯舉。隨著戴克斯的知名度漸增,各種國際和中國品牌也開始與他合作,甚至一些社交媒體網紅與他共行直播。

他說,「一位年輕人跟我一起走了一段,直播引來160多萬觀眾收看。我們也希望由此吸引更多人關注探險,並傳遞保護長江環境的信息。」

戴克斯說,他原先只是想向西方觀眾展示中國的自然風光,沒想到很多中國人也驚奇地看到自己國家從未見過的自然景觀。

他還借助自己的名氣,與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基金會合作,讓更多人關注長江污染和環保問題。「長江污染非常嚴重,不過在長江上游大約3000多公里河水十分清澈。」戴克斯說。

歷經352天,從青藏高原的長江源頭出發,他終於在8月12日抵達上海長江入海口,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徒步走完長江全程的歷險,創造了歷史。

阿什·戴克斯,Ash Dykes,英國,長江,探險,中國,馬達加斯加

戴克斯在馬達加斯加叢林裏。

全球探險經歷

年輕的戴克斯實際上已經是富有經驗的探險者。在長江徒步之前,他已經有過多次徒步探險經歷,也不止一次創下探險紀錄。

2014年,當時23歲的戴克斯獨自一人無支持穿越蒙古,78天內翻越阿爾泰山,徒步戈壁沙漠,被當地人稱為「孤獨的雪豹」,創下世界紀錄。

之後一年,他開始從南到北徒步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155天完成2574公里,穿越熱帶叢林和荒漠,攀登8座高山,期間還感染瘧疾而住院5天,但他終於成為世界第一位穿越馬達加斯加的人。

戴克斯說,「長江徒步是我所經歷的最雄心勃勃或許也是最令人興奮的旅程,因為一路上我還抽時間去沿途一些學校和公司講演。我感覺非常有意義。我總是認為,通過艱苦努力,頑強意志和堅持不懈,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