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到四面環礁的東沙島做海洋相關研究的國際學者,需要帶些什麼?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負責執行「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的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宋克義說:「人去就好了!」其餘的,台灣幫忙搞定。
宋克義回憶,並列美國兩大海洋研究學術機構之一的麻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前幾年有學者申請到東沙做研究,其中包括海水酸化、珊瑚礁的鈣化速率等議題,他們先從美國寄100箱儀器設備到中山大學,中山就負責將這些器材運送到東沙島;這些科學家一次待2周至2個月,已經來了好幾年,目前發現在他們的各個研究地點中,東沙附近珊瑚礁的鈣化速率最快,接下來可能探究原因為何。
宋克義說,他曾到菲律賓做研究,輾轉搭漁船到一個小島,沿路帶著潛水用的氣瓶,「為了那個氣瓶,我們折騰了多久」、「一瓶用完就沒了」,島上也是在他們去的前一年才剛有電力設備,對研究人員來說,有了這次經驗,「下次再也不去了」。
這些例子說明後勤補給對海洋研究的重要;而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緊鄰珊瑚大三角,是全世界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域,自然環境本身對研究者就有吸引力。
宋克義說,美國也有環礁國家公園,每年有定期開放的時間,有9個團隊註冊為會員,每年須繳交45000美元(約142萬元台幣)的會費,可輪流進駐做研究,坐小飛機進去,「同時要帶自己的廚師、船長」,最多只能待2周。
但在東沙,宋克義說,國際學者可獲機票及住宿補助,不用擔心飛東沙的機位,「要開船(出海研究)有人、要吃飯有海巡(人員幫忙)、有氣瓶,有醫院,住的房間還有冷氣,去過的人都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是做研究的天堂!」
宋克義指出,東沙豐富的生態及台灣提供的後勤補給,讓研究站自2012年11月開始運作以來,已吸引18、19個國家的科學家到東沙做研究,每年約20人,研究議題包括海水酸化、生物多樣性及東沙島海域特有的軟珊瑚及海草床,「研究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地球科學的,都到那找題目。」
宋克義表示,當初推動東沙海洋研究的國際化,除加強維護南海主權的用意,也是讓國內與國際學者有機會彼此學習,「光靠我們國家的人,想法不夠多,資源也不夠多」,「光100箱儀器設備運到台灣來,你就可以想像那個場景。」
上個月在高雄有一場軟珊瑚研究的研習會。宋克義說,全球5大研究軟珊瑚的專家就來了4人,包括台大海洋研究所戴昌鳳、及以色列、美國、澳洲的學者,會中向東南亞、南亞的科學家推廣軟珊瑚研究,「那是很有希望的領域,看看能不能發現一些過去不知道的事」,例如軟珊瑚比石珊瑚耐海水酸化,「以後珊瑚礁會不會以軟珊瑚為主角,而不再是石珊瑚呢?」這個預測將待後續的研究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