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北京的王府飯店,精緻的裝潢,來自於香港的裝修部隊。上海古北口的豪宅一棟棟蓋起來,業主瞧得上的,必須是香港的設計,必須是香港的施工隊。
那時候,中國民航上的航班雜誌、北京上海等地五星級酒店裡房間贈閱的精品服裝和旅遊雜誌,都是香港編寫、香港製作、香港印刷。
那時候,北京、上海的KTV、風月場合,人人學唱香港歌星唱紅的粵語歌曲;更不用說,羅大佑的東方之珠、戀曲1990,人人朗朗上口。因為香港,也因為伴唱帶裡盡是香港風光。
那時候,酒客、豪客給小費,港幣遠比人民幣更受歡迎! 不為別的,就因為一百塊港幣相當於一百二十塊人民幣。不為別的,就因為很多年輕女孩,盼望著有朝一日能夠帶著港幣上香港買那些雜誌上看到的精品。
儘管97後的香港,歷經了金融風暴、SARS,卻一點也無損於她東方之珠的風華,她,繼續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大陸男女,他們像飛蛾撲火般地湧向香港,藏身在香港最晦暗的底層,幹著最不能讓親人諒解的活兒。
那時,兩岸直航還是夢,往返兩岸,除少數人外,多選擇香港轉機。香港轉機,若是有時間、也有意願,繞行港九大街小巷,仔細觀察香港街頭的形形色色,不難察覺,這個城市,充滿著活力、魅力,也充滿著幽微的矛盾和不安。
2008年,或許是轉捩點吧!
儘管2008年初的酷寒大雪,給華南地區帶來嚴重的雪災,儘管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震撼了海峽兩岸四地,胡錦濤和溫家寶政府,帶領著中國人民安然度過了大自然的嚴酷考驗;而2008年的北京奧運,更點燃了中國人潛伏已久的自信心與驕傲。那年,兩岸大和解,兩岸直航展開,兩岸和平在望,作為一國兩制先行者的香港澳門,在兩岸的天秤上,似乎不再那麼重要了。
2008那年,臉書推出了簡體繁體版,進軍港台和大陸市場,蘋果iPhone領軍的智慧手機,風靡全球,帶動了互聯網翻天覆地的革命。2008年,阿里巴巴成為香港新股王,也就從那時開始,中國的互聯網產業鏈越發的結實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應用,開始領先香港、台灣甚至全世界,中國的移動支付、移動購物、中國式的社群媒體,無論量與質都凌駕全球。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中國大陸與香港,人與人間,那種相互的吸引力開始到轉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種輕蔑與不解。
2014年夏天,佔中運動的風雨欲來前,我領著北京好幾位知識青年好友到香港洽商。這幾位知青好友,都畢業於大陸名校,半靠著自身的努力,半靠著祖上的餘蔭,都有著不錯的事業。不過,受限於過往的背景經驗,他們都是第一次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