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另外還得注意,移民政策是隨時可能調整的流動性政策,若一下湧入太多移民,以致台灣「不能人道」時,移入門檻就會忽然提高。誠然,因為部分香港民眾對政治現狀不滿而移入台灣的數量激增,但所謂「激增」也不過是從每年數百人增加到一千多人,台灣民眾還感受不到歐洲那種「難民痛」,倘若數量增至每年超過數萬人,那「人道」肯定變成「人禍」。
獨派團體「新台灣國策智庫」最近開了會,談「香港反送中與台港關係」,講到香港人爭取自由民主時很高潮,高喊「提升台港關係」,「聲援香港民主」。但論及「改善投資移民規定」時,秒縮。
所謂的改善,是指縮短港人在台居留時間,好讓他們能維持香港的工作與活動,以及放寬港人來台求學門檻。另外,這群獨派認為政治庇護與實施難民法不可行,也就是不贊成在「港澳條例」之外另開法律小門讓政治難民大量湧入,而是傾向讓陸委會在「港澳條例」下有行政授權空間,換言之,就是個案處理。而且,還強調陸委會應注意條例中的「香港居民」定義,97前是香港人,97後有大量新移民,言下之意恐怕是,為夠本土的香港人「個案」搞政治庇護可以,97後從大陸或他國移民至香港者不算「香港居民」,不宜庇護之。
以上說法可見,獨派的人權標竿是,庇護港獨才算人道,否則是人禍。
從政治操作的角度看,既然是個案處理,也就可以推論,尋常香港示威群眾是不太可能被蔡英文「人道」的,而得是有頭有臉的港獨才有資格被庇護,並以行政手段而非立法手段彈性處理。或是更乾脆地說吧,綠營琢磨的應是,只有能為蔡英文選舉助攻的港獨名流,才有「人道價值」。
華人皆知民進黨乃「雙標黨」,人道邏輯與眾不同也不會驚訝。
不能人道的美國與蔡英文的口惠
台灣有許多擁有發言權的知識份子,他們今天的聲望來自90年代參與或幫助反對運動的經歷,因此對於政治性社會運動總是帶著同情的理解,臧否尺度刻畫的是自由派情懷。這樣的知識份子,其思維中「示威」與「暴動」的界線,因論說強調理性卻又不免感情用事,以致顯得模糊不清,欲語還休。這是將價值置於法治之上的毛病,總得「見血」才得以稍緩他們不斷噴發的路人同情心。
這種將意識形態置於是非之上的氛圍,當然有助於蔡英文選情,香港也自然不斷被消費。但有意思的是,美國民主黨頭面人物對香港事件的消費模式,顯然無法引誘川普跟風,他的算盤完全不一樣。既然自己壓根就不是自由派,香港事件對川普而言就不宜作為價值導彈,而應該與貿易戰掛鉤,他想的可能是,人道或許是門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