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兩年過去了,中美貿易戰,誰將勝出?
爭議話題,答案當然莫衷一是,畢竟贏家付出的代價恐怕和輸家同樣慘痛,根本談不上什麼光榮;更糟的是,隨著中美互相放話、加碼關稅,兩國之間勢將長年纏鬥、不可能在短期內歡喜收場,已經是各方共識。
最好的例子就在眼前。8月8日,美國先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兩周後,中國商務部又忽然向美方課徵750億貨品關稅;美國總統川普當然不甘示弱,他立即反擊、在推特上宣布加碼關稅,還聲稱他將「命令美商撤出中國」,導致道瓊工業指數一度大跌800餘點。當雙方面前,用來「叫價」的各式籌碼越堆越高,這場GDP(國內生產毛額)世界第一與第二大國對決,收場越來越難。
戰國家霸權!
互測底線 關稅戰快速升級
2017年8月14日,川普簽字、下令美國貿易代表署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2(b)條,調查中國在智慧財產權、創新及科技之法律、政策等領域,是否損及美國利益,這是中美貿易戰的開端。
如果只看兩年來的經濟數字,多數人肯定認為,貿易戰是「G1」美國勝了。畢竟,美國經濟迄今一路維持高檔,7月非農就業新增16.4萬人、6月更大增22.4萬人,就業情況如此熱絡,加上美股依舊在歷史新高附近,美國顯然沒有落居下風。
然而,被川普一再公開指責的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自有另一番解讀。鮑威爾在傑克森霍爾央行年會上直言,「美國經濟處在有利地位,但也面臨重大風險」,他並且強調,聯準會將採取適當措施,令美國勞動市場維持熱絡、並讓通膨接近2%目標值。
鮑威爾的職務無須通過大選驗證,論專業,他或許遜於歷任前輩,但比起一再向中國加碼關稅的川普,鮑威爾顯然更明瞭貿易戰衝擊美國自身有多大。即便美國當前榮景不墜,但接下來幾個月,耶誕節消費旺季來臨,在關稅衝擊下,買氣與就業是否受波及,仍是變數。
從川普露口風、表示研擬暫時減免國人的薪俸稅,可見他也正在為美國景氣降溫預作準備,加上美國兩黨總統初選起跑,政經局勢混雜在一起,一旦美股因貿易戰繼續下探,其領跌的指標效應,將讓川普面臨更大連任風險。美國經濟會不會降溫?鮑威爾會不會迫於政治壓力,放手繼續降息?這兩道題目,勢將主導川普發動貿易戰下一局的起手勢。
把目光投向太平洋另一端,「G2」中國大陸的情況似乎更加風聲鶴唳。8月2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穩就業」是當前中國政府的首要任務。
近年中國經濟成長本已不斷放緩,如第2季GDP年增率,便是27年來最低的6.2%。隨著貿易戰衝擊,中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今年來,李克強在公開場合不斷宣示力推「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政策,下半年更是每逢露臉、必大談穩住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