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厲害的「國家機器」!冷戰時期這項神奇樂器技術,如今你我每天都會遇見

2019-08-22 17:00

? 人氣

這件衣服中的這個標籤就是一個射頻識別標籤。(BBC中文網)
這件衣服中的這個標籤就是一個射頻識別標籤。(BBC中文網)

圖書館裏的圖書通常也都有標籤,包括我寫這篇文章時參閲的書。各大航空公司也逐漸開始用這種技術追蹤旅客行李,零售商店也用這種技術來防止偷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其中一些物體可能有其他設備提供動力,但大多數物體跟「金唇」一樣,是由遠程接收到的信號提供動力。這種方法成本更低,從而也更有利於銷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有一種射頻辨識技術應用出現在同盟國戰機上:在戰機被雷達照亮時,一個稱作轉發器的重要工具會將訊號發送回雷達,意在說明,「我們跟你是一個戰線上的,不要射我」。

跟平面條碼一樣,射頻辨識標籤也可以用來快速識別一個物體。

但不同的是,射頻辨識標籤可以自動「被掃描」。有些標籤在數公尺之外就可以被讀取,有些可以一次大批掃描,儘管效果可能不完美。有些標籤可以被重新編輯或者重新讀取,也可以遠程操作讓它失效。

運用無線射頻辨識系統管理牲畜。(BBC中文網)
運用無線射頻辨識系統管理牲畜。(BBC中文網)

在20世紀70年代,射頻辨識標籤曾被用來監控鐵路車廂和乳牛。21世紀初期,特易購(Tesco)、沃爾瑪(Walmart)以及美國國防部等大型機構開始要求供應商標記供應托盤。照這個趨勢下去,未來恐怕所有事物都會應用射頻辨識標籤。

一些熱衷於此的人甚至將這種標籤植入自己體內,從此他們只需招一下手,便可以完成鎖門、刷地鐵票等任務。

1999年來自日常消費品巨頭寶僑(P&G)的阿什頓(Kevin Ashton)用心創造出一個與這有關的概念。他說,射頻辨識可以帶領我們進入「物聯網」(IOT)時代。

但伴隨大眾的注意力被光鮮亮麗的消費品轉移,射頻辨識的熱潮也逐漸褪去。2007年智慧手機開始上市,之後智慧手錶、智慧恆溫器、智慧音響甚至智慧汽車逐漸進入市場。這些設備運用的技術含量很高,可以處理多種任務,但同時也都售價不菲,且耗電很快。

智慧型手機。(BBC中文網)
智慧型手機。(BBC中文網)

今天,當我們圍繞物聯網展開辯論時,通常不是在談論射頻辨識技術,而是在討論這些設備。我們生活的世界高度複雜,你的烤麵包機可以憑空與冰箱對話,遠程操作的性玩具甚至揭露許多人較私人的行為習慣。

或許我們不應該大驚小怪,這個被社會學家朱伯夫(Shoshana Zuboff)稱作「監控資本主義」的年代,侵犯隱私已經是常見的商業模式。但在這種熱潮與憂慮中,射頻辨識系統繼續低調被使用。我認為未來它的前景會更加光明。

阿什頓的物聯網理論十分簡單。他認為,如果電腦想理解我們實際生活的世界而不僅是網路空間,甚至想追蹤、組織並改良這個世界,勢必需要依賴大量數據。

但比起輸入這些數據,人類還有更好的事情可以去做。這些物體需要具備自動為電腦提供訊息的能力,把物理世界變得易於以數位方式理解。

香港理工大學鐘慧儀教授在展示一種射頻識別系統,可以協助阻止處方錯誤。(BBC中文網)
香港理工大學鐘慧儀教授在展示一種射頻識別系統,可以協助阻止處方錯誤。(BBC中文網)

現在很多人都有智慧手機,但沒有用於物體的智慧手機。射頻辨識可以用一種不昂貴的方式追蹤這些物體。即使很多標籤能做到的只是通過讀卡器並發出信號表示「我在這裡」,這對電腦也足夠了。

這些標籤可以開門,可以追蹤工具、零部件甚至藥材,可以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可以快速支付小額款項。射頻辨識可能沒有智慧手錶或者無人駕駛汽車的動力與靈活性,但它價格低廉,且體積小,這些優點使得它可以用於標記無數物體。而且這種技術不需要電池。

如果你認為這無關緊要,那你至少需要記住特雷門這個名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