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1945年8月4日。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已經結束,美國與前蘇聯則在各自斟酌雙邊關係的未來。
在美國駐蘇聯大使館內,一群來自蘇聯少年先鋒隊的男孩子們為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帶來了一絲暖意。
這些孩子將一枚巨大的手制美國國徽交給美國大使哈里曼(Averell Harriman)。後來,這個禮物有了一個代稱——「金唇」(The Thing,英文直譯為「那件東西」,「金唇」為中文世界對此的專門譯名)。
哈里曼的辦公室自然會對這個巨大的木製裝飾品進行反竊聽檢測,但裏面既沒有電線也沒有電池,人們當然不會想到,這個東西除了裝飾還能做什麼。
哈里曼對這個禮物十分看重,把它掛在了自己辦公室的牆上。在接下來的七年時間裏,他辦公室的私人對話統統都在蘇聯人的掌控之中。
哈里曼當時不會想到,這件設備是20世紀真正的原創發明之一。
這就要提到這件裝置的發明人,李昂·特雷門(Leon Theremin)。在這以前,特雷門已經因為發明革命性的同名電子樂器「特雷門琴」而享譽國際,這種樂器在不被觸碰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演奏。
特雷門曾經與妻子威廉姆斯(Lavinia Williams)一起生活在美國,1938年回到蘇聯。威廉姆斯之後聲稱,特雷門是被綁架的。無論其中原委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特雷門回到蘇聯後迅即被關進監獄集中營工作,也正是在那裏,他被迫設計出「金唇」和其他監聽設備。
最終,美國的無線電運營商偶然發現,美國大使的對話被人經過無線電波傳播出去,而這種傳播無法預測。他們對大使館進行掃描,試圖發現裏面的無線電發射信號,但沒有找到明顯證據。而真正發現這個設備的秘密又是在一段時間之後的事情了。
真正的監聽設備被藏在「金唇」中。這個設備簡單卻又十分精妙,僅僅是將一根天線連接在一個洞中,以銀色振膜覆蓋其表面,用作麥克風。裏面沒有電池,也不需其餘設施提供動力。「金唇」不需要這些東西。
這個裝置會被蘇聯在美國大使館發射的無線電波觸發,再用接收到的信號將訊息發回。當電波關掉時,「金唇」也會沉寂。
跟特雷門的樂器一樣,「金唇」也是巧妙的發明。一個裝置可以把接收到的無線電波作為動力,同時將訊息傳送回去,這種原理的影響比監聽大得多。
在現代的經濟活動中,這種原理衍生出的「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可說是無處不在。
我的護照上就有一個,我的信用卡也是。在射頻辨識讀卡器附近,只要揮一揮卡,就可以輕鬆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