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全球最後1隻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因健康惡化而去世,目前野外北白犀已經滅絕,僅剩下2隻雌性北白犀存活於世,讓該物種面臨嚴峻滅絕危機。近日,來自多國的科學家攜手合作,從世界僅存的2隻雌性北白犀體內提取卵母細胞,未來有望透過人工授精的方式培育胚胎,復育北非白犀牛,讓該物種在地球延續下去。
全球僅剩2隻北白犀,提取卵子免滅絕危機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北非白犀牛(northern white rhino,簡稱北白犀)曾廣泛分布在北非洲草原,近年來卻因盜獵猖獗而瀕臨絕種。2018年3月,世界僅存最後1隻雄性北白犀「蘇丹」(Sudan)去世,牠的女兒娜晶(Najin)及孫女珐圖(Fatu),便成為全球僅存最後2隻北白犀,但由於兩隻犀牛同為雌性,無法透過自然方式孕育後代,而讓該物種處於近乎滅絕的危機之中。
日前在來自德國萊布尼茨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所(Leibniz-IZW)、捷克德武爾﹒克拉洛維動物園(Dvůr Králové Zoo)、義大利Avantea實驗室及肯亞野生生物服務署(Wildlife Service)的科學家共同合作,成功從娜晶與珐圖體內取出10個卵子,讓北白犀的物種延續出現一線曙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經過多年的研究及程序測試,研究團隊22日於肯亞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Ol Pejeta Conservancy)內順利完成任務,記者會上,萊布尼茨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所教授希爾德布蘭特(Thomas Hildebrandt)表示:「包括技術及設備都必須從零開始,我們總共搜集了10個卵母細胞——其中5個來自娜晶,5個來自珐圖,顯示出兩隻雌性北白犀仍可以提供卵子,有助於拯救這種壯麗的生物。」
北白犀無法受孕 南白犀擔任「代理孕母」
然而,從雌性北白犀體內提取出卵子,僅是復育該物種的第一步,由於娜晶與珐圖的身體狀況皆無法懷孕,研究團隊表示,未來將透過人工授精,讓提取出的卵子,與先前冷凍保存的雄性北白犀精子結合,假使能成功孕育出胚胎,則會選定另一隻雌性南非白犀牛(南白犀)作為代理孕母。
Yesterday was an incredibly exciting day, a group of scientists and conservationists successfully harvested 10 eggs from the two northern white rhinos that live on Ol Pejeta, 5 from Najin and 5 from Fatu, bringing us a step closer to saving the species#NorthernWhiteRhinoRecovery pic.twitter.com/QaPuhDqfpT
— Ol Pejeta (@OlPejeta) August 23, 2019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科學家將世上原本僅存兩隻雄性北白犀「蘇尼」與「蘇丹」的精子冷凍保存,就是希望待技術成熟後,能將精子用於物種復育工作。參與任務的義大利動物復育研究機構「Avantea」專家蓋里(Cesare Galli)表示:「22日的任務,象徵能夠從北非白犀牛的體外孕育胚胎,這是過去從未發生過,第一回成真的事實。」本次提取出的卵子將透過空運,從肯亞送往義大利Avantea實驗室後,進行人工授精。
此為了讓復育工作順利進行,科學家長久以來研究該如何讓另一物種擔任北白犀代理孕母的工作,本次選定南白犀作為轉殖對象的原因,是因為兩者都為白犀牛的亞種,而去年一份刊登在英國皇家學會期刊《皇家學會報告》(Royal Society B)的報告更顯示,北白犀與南白犀的基因比起人們先前認知的還要更接近。
今年7月,在美國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San Diego Zoo Safari Park),一隻雌性南白犀便透過人工授精成功生產,這隻犀牛寶寶的誕生意義重大,因為牠意味著南白犀可透過人工授精、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產下後代,動物園表示,只要整個過程成功運用在南白犀身上,便可以用在其他面臨滅絕危機的物種上。
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的的負責人維涅(Richard Vigne)在記者會上也直言:「一方面,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對目前世界上僅剩下2隻北白犀感到難過,這是人類在與自然世界互動時恣意揮霍的證據。」「然而,我們也非常自豪能夠參與這項具有開創性,營救北白犀工作的一部分,我們希望這標誌著人類終於開始了解到適當顧及環境是必要工作的新時代。」
Najin is one of the last two northern white rhinos on the planet—here's the ambitious plan that experts have to save her species https://t.co/kb0YirL1d0
— National Geographic (@NatGeo) August 26,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