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茲卡病毒(Zika virus)病例數量在新加坡不斷攀升這一現象,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言人近日接受訪問時說,世衛預計茲卡病毒將繼續傳播,並將波及至所有發現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的國家和地區。
埃及斑蚊 台灣也有
在台灣,埃及斑蚊分布於北緯23度以南之地區及澎湖列島,牠也是登革熱(Dengue fever)的病媒。另一種會傳播茲卡病毒的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則分布於台灣全島。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茲卡病毒疫情報告指出,今年4月至6月,茲卡病毒擴散速度有所緩解,而隨著北半球入夏,病媒蚊活動增多,7、8月病毒地域擴散有所加劇。
8月末,英屬維京群島和新加坡成為茲卡病毒最新波及的地區和國家。尤其是新加坡,在1周多的時間裡,本地傳播病例數量從0激升至275例。令人警惕的是,東南亞地區的印尼、泰國、菲律賓和越南均報告了病媒蚊造成茲卡病毒本地傳播的證據。
新加坡病例1星期內從0激增至275
世衛發言人亞沙雷維奇(Tarik Jasarevic)表示,茲卡病毒正迅速從突發事件轉變為常規事件。對具備茲卡病毒潛在傳播可能性的國家,必須時刻警惕監控病例,繼續控蚊,向民眾普及茲卡知識,確保醫療衛生系統能夠提供預防、管理病毒感染的服務。
亞沙雷維奇強調,茲卡病毒與登革熱病毒的一個區別在於,茲卡病毒可通過性行為實現人際傳播,民眾必須知曉這點,並注意通過使用保險套或禁慾保護自己。由於茲卡病毒影響發育中的胎兒,因此孕婦是面對茲卡病毒最為脆弱的群體,知曉風險、使用驅蚊藥劑與安全性行為對她們十分重要。
小頭畸形症、格─巴氏症候群
7日,世衛組織在其最新報告中強化了對茲卡病毒與新生兒小頭畸形症(microcephaly)等疾病關係的表述。世衛組織說,孕期感染茲卡病毒是造成先天性腦部異常(包括小頭畸形症)的原因之一,同時茲卡病毒感染也是誘發格─巴氏症候群(Guillain-Barré syndrome)的一項因素。
茲卡病毒主要通過埃及斑蚊傳播,也能通過性及血液進行人際傳播。世衛組織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6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病媒蚊造成茲卡病毒傳播,還有美國、法國、紐西蘭等11個國家發現了茲卡病毒人際傳播。
1947年,科學家首次在東非烏干達叢林中的恆河猴身上發現茲卡病毒。近70年過去了,儘管非洲和亞洲曾多次發現人類感染病例,科學界對茲卡病毒風險和傳播方式的瞭解依然嚴重不足。
病毒現蹤70年 科學界瞭解仍嚴重不足
基因定序顯示,茲卡病毒存在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毒株。亞洲型病毒株於2007年最早在太平洋島國被發現,在巴西等地引發小頭畸形症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的正是這種病毒株。不過,幾內亞比索7月爆發的茲卡疫情由非洲型病毒株引發,是否有引發小頭畸形症風險尚不得而知。
2015年4月末巴西確診首例茲卡病例以來,病毒已蔓延至美洲大陸所有主要國家和地區。如今,不但蚊媒傳播疾病重災區的東南亞地區未能倖免,疫情也已波及至非洲的維德角共和國和幾內亞比索。
專家指出,考慮到全球近70個國家和地區爆發疫情,且80%的茲卡病毒感染者無顯著症狀,不可能通過入境篩查或入境監測發現所有境外移入病例,疫情防控有一定難度。因此,加強本地控蚊力度,採取有效防蚊措施預防本地傳播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