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茲卡病毒(Zika virus)疫情持續升溫,新加坡1日又增加36名確診患者。此前,大部分人都只密切注意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茲卡疫情,然而一篇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全球還有約26億人可能感染病毒,而且他們生活的地區醫療資源稀缺,很難預防、及時診斷和治療茲卡病毒。印度、中國、印尼和奈及利亞等國最可能發生大規模感染。
根據研究人員最保守的估計,各國受威脅人口如下:印度12億人、中國2.42億人、印尼1.97億人、奈及利亞1.79億人、巴斯斯坦1.68億人、孟加拉1.63億。
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傳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研究報告比對從美洲疫區到亞非地區的旅客數據、蚊子的分布,以及亞非各國的氣候資料,推測出較容易爆發大量茲卡病例的國家。同時,研究者表示,在這些潛在疫區裡,可能早已有人對茲卡病毒免疫,因而減低大規模感染的風險。
報告的研究人員來自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等機構。
Zika: Two billion at risk in Africa and Asia, study says https://t.co/SSjPNk5cTN
— BBC News (World) (@BBCWorld) 2 September 2016
醫療衛生資源不足,菲律賓、越南也面臨威脅
研究指出,由於醫療衛生水準相對低落,菲律賓、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很可能爆發大規模茲卡病例。
研究作者之一、加拿大多倫多聖米歇爾醫院(St Michael's Hospital)漢恩(Kamran Khan)博士表示,一個國家是否有能力和足夠的資源去診斷和醫治病患,將會左右當地的疫情。他又說,這項研究的成果對地區、國家、乃至國際的茲卡病毒防疫有助益,提供決策單位重要的資訊。
全球有超過65個國家地區持續傳出茲卡病情。茲卡病毒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性接觸與母嬰垂直傳染也是傳播途徑,亦可能發生輸血傳染。2015年中以來,巴西超過150萬人感染,罹患小頭畸形症(microcephaly)症的新生兒超過1600人。
往返各國 旅客都是潛在帶原者
報告研究者表示,關於茲卡病毒和傳展途徑,還有很多不清楚的資訊,例如哪種蚊子會傳播病毒,以及疫區裡是否有人對茲卡病毒免疫等。
夏季有許多旅客往來美洲疫區和其他地區,同時,病媒蚊在夏天的高溫下,可以存活更久,因此在這段時間內,茲卡病毒傳播最迅速、範圍也最廣。
曾造訪茲卡疫區的旅客可能是病毒帶原者,倘若他們感染茲卡病毒後造訪非疫區,當地的蚊子叮咬他們之後,就會成為病媒蚊,並透過叮咬其他人,將病毒散播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