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教育會考三年了,每年全國有超過三成的畢業生,英文數學成績,只拿到C級。這個C的意義,代表不及格,學無所成。於是教育部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要各縣市有精進做法,努力去C。在上層管理下層的官僚文化下,各縣市教育局處長,回到地方,當然遵照辦理,也是緊盯各國中校長,提出學校的去C方案。
英數都拿C不嚴重 五科都拿C的學生才是要多關心的對象
其實我數學也不好,如果回到當年,國中會考可能也只能拿C。許多學生英語程度不好,這跟智商與努力,不一定有關係。可能是態度、方法與認同等的心理因素。
我們都當過國中生,不同老師的教學,會有不同的收穫。甚至有人喜歡這個英文老師,上課就更專心,學得更好。許多小學校,全校可能只有一位數學老師跟英語老師,如果學生不適應老師的教法,在教學專業自主的現況下,學生就被耽誤了三年。
多元智慧告訴我們,學生的能力是多元的,總有屬於他的強項。但那些會考5C的學生,怎會沒任何科目突出?學校教學難道全面棄守?想像他每天在學校多辛苦,上課多無聊!
因為會考只採用認知的部分,再怎麼考試,都逃不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與評鑑」的認知層次範圍。要知道學生的學習型態,有的是動作取向、影像取向、合作取向、操作取向等,這些在教育會考是考不出來的。
會考5C的學生,我們該關心的,是有潛力卻提不起動機的那一群,由於他們的沒落,將來會成為國家的損失。我們知道給魚不如教釣魚,卻不認真去追究,提升這一群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有潛力未能被激勵,他們才是真正被教育揚棄的一群。
補救教學是一場形式 多元適性才是王道
為了搶救落後的學生,於是教育部進行了攜手計畫,也就是現在的補救教學,但僅是聊勝於無,無法全面,流於形式。學生程度的落後,只要是可造之才,應該要全面搶救,這才是國民教育的精神。搶救的應該是信心與勇氣,態度與方法,程度不是能立竿見影。
如果學生的數學一竅不通,安排上更多的課,對他是一種虐待。教育是在給學生自信,多元試探,開發潛能,不是在學生挫敗的地方,再三給他挫折,仿佛告訴他,數學不會,你的人生沒有未來,這是非常錯誤的教育方式。
李家同教授推動的博幼基金會,很完善地規劃學生的學習階層,看到學年不等於學生的程度。也就是說,如果有學生國中畢業,達不到學科基礎的程度,不代表他一輩子達不到,只要他願意努力。所以難度是一個問題,部分學生不懂,很正常,因為知識是文明的產物,文明不等於文化,學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能用文明的產物,來否定學生的價值與可能的美好未來。
我們要怎樣的國中教育?
學生每天抱著書本埋首苦讀,不一定有好成績。如果讓我從時光隧道,回到我的少男時代。我想我不會每天讀書讀到十二點,早點上床睡覺,健康才是一生的本錢;我不要斤斤計較於分數,跟同學都劍拔弩張,我要好好認識班上每位同學,每天跟他們講講話,分享生活甘苦;我不希望美術音樂課,都用來補課考試,我要好好地學習藝術課程,體驗並感受生活的美好。
時間已過了30 年,我的孩子上國中時,好像也沒比我好太多。我的遺憾,竟然也是兒子的遺憾。
於是我要呼籲,不管12年國教成不成功,成績絕對不能當作毀掉孩子正常國中生活的藉口。生活教育重於一切,學生要懂得如何生活。合作學習更有必要,學生要願意和別人溝通、分享與合作。藝術課程更不能欠缺,那是生活的美感,讓孩子擺脫世故的習氣,進入人生美好的境界。
除了關心如何去C,國中教育我們該做的,實在還很多!
*作者為水里國中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