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敲開政府的大門 生物辨識技術推廣的最後一哩路

2016-09-15 06:10

? 人氣

蘋果iPhone 7搭載最新版的Touch ID(指紋感應)技術(美聯社)

蘋果iPhone 7搭載最新版的Touch ID(指紋感應)技術(美聯社)

全世界最暢銷的手機iPhone 7將在本月16號正式在台灣發售了,而看到iPhone搭載了最新版的Touch ID(指紋感應)技術,不禁讓人感嘆生物辨技術(指紋、虹膜、臉部、聲調)雖然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但「敲開政府的大門」的最後一哩路卻彷彿遙遙無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生物辨識技術從2000左右逐漸成熟,一開始僅應用在出入境管制等安全性管控需求較高的場域,後來隨著技術的推廣與進步,包含電腦,手機資訊保密、車輛解鎖、門禁管制等均可以看見生物辨識技術的蹤影,而其市場規模更是逐年增加,根據首爾新聞的報導,全球生物辨識技術的市場規模更是以每年15到20億美金的幅度成長,預計在2019年將會達到146億美金的市場規模,顯見生物科技的應用早已是未來市場的趨勢。 

相較於傳統如印鑑、簽名、設定密碼等識別方式,生物辨識技術最大的優點就是方便(不會忘記攜帶或忘記密碼)且幾乎沒有偽造的可能,而挟著此優勢,生物辨識技術取代印章、簽名成為未來判別身份的主要方式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面對此趨勢,政府機關本應走在趨勢的前頭,利用新的科技來簡化繁瑣的行政程序,但事實是我們的政府目前還在原地踏步,連趕上趨勢末班車的跡象都沒有。 

舉例而言,在今年初匯豐銀行就宣布在2018年之前將陸續為全球5000萬個客戶引進聲音及指紋辨識,取代傳統的帳戶密碼,但反觀我們台灣的郵局經辦任何手續時,印章與雙證件仍然是必要條件,而證件遺失、印章遺失導致無法在當日完成金融服務的無奈之事更是天天在全台灣各角落的郵局上演,兩相對照之下即可知差距有多大。 

新北市首創辦理印鑑數位化人臉辨識系統。(新北市官網)
新北市首創辦理印鑑數位化人臉辨識系統。(新北市官網)

再舉一例,過往在土地、房屋財產買賣過戶,或向法院申請拋棄繼承時,都要附上印鑑證明,但由於法令限制,印鑑證明唯有原戶籍地才能發放,導致許多人必須耗費大量的通勤成本返回原戶籍地申請印鑑證明,103年1月內政部修改作業規定,若縣市政府已建置印鑑數位化系統,得在轄內任一戶政事務所開放民眾申請跨區數位印鑑比對。 

令人失望的是,縣市政府本該趁此建制數位印鑑的過程,同步建置生物辨識系統,讓有意願之民眾亦能透過生物辨識來判別身份,降低數位印鑑的錯誤率,並逐漸推廣生物辨識的觀念。但綜觀各縣市,除了新北市在開辦數位印鑑跨區申請的同時在104年9月搭配「人臉辨識」系統,多重比對容貌、簽名筆跡、印鑑紋路外,其餘各縣市仍舊停留在傳統「印鑑」為王的觀念,僅僅將印章掃描上傳至雲端網路供跨區比對而已。 

台灣的科技並不輸給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但是在政府思維上卻遠遠落後,筆者期許未來政府能走在人民的前面,除透過政策為人民帶來方便外,更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當人民的領頭羊。

*作者為生物機電產業工程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