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A16Z和華爾街日報的口水大戰

2016-09-16 07:00

? 人氣

馬克·安德森是矽谷最成功的投資人,他創辦的A16Z最近槓上華爾街日報。

馬克·安德森是矽谷最成功的投資人,他創辦的A16Z最近槓上華爾街日報。

上禮拜在我們風險資本這個小圈圈中,大家討論得最熱烈的,不外乎是知名風險資本管理公司安德遜霍洛維茲(官方網站縮寫為A16Z ,原因請讀者自行搜尋或者參考本文最底端的中文解釋)和華爾街日報的口水大戰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大戰的起源是華爾街日報在9月1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安德遜霍洛維茲的投資回報落後於其他頂級風險資本管理公司〉。如同標題一樣,文中大致上是批評這幾年高速竄起、累積已經募集接近六十億美元的A16Z在「回報率」表現上落後於紅衫資本等知名頂級風險資本管理公司。

其實不少讀者可能不知道,華爾街日報雖然非常有名,但專業金融工作者或者經濟學家一直對其報導的水準有所意見。我個人閱讀的經驗也是如此,儘管標榜著「專業金融報紙」,但報導中偶爾會出現一些很低級的會計概念混淆。而且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比較傾向於煽動性話題,因此業內的人如果想要真正的報導,通常傾向於閱讀英國的金融時報經濟學人,儘管這兩者也不是十全十美

要說是專業深度的新聞提供者,華爾街日報毋寧更像是爬糞者,擅長於在複雜的金融世界中扒出臭不可聞的爛帳,去年對Theranos發起的筆戰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後也成功將這個曾經為人所尊崇的超級獨角獸給拉下神壇來。

但在這一次再度有些煽動性的報導中,包含事主A16Z本身,VC業界幾乎毫無例外地一致回應華爾街日報報導錯誤。原因到不是同業一致對外抗敵,而是華爾街日報在文章中誤把還沒退出的新創「估值」當做成「回報」,將兩者混在一起然後橫跨不同VC公司相比,並據此得出其實新秀A16Z「回報」劣於老牌公司(如紅衫資本)的結論——這是很嚴重的資料謬誤,我看了也不太敢相信這麼知名的金融媒體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一般我們看風險資本基金的回報主要看兩個部分:IRR(內部回報率)和總體現金回報倍率。

IRR(內部回報率)

IRR可以想像成等效的年化回報率,其計算牽涉到基金多次現金的流入(capital call)以及多次現金的流出(distribution),隨著基金結束投資期後,投資組合中開始有公司上市或者出售,在一定時間點此數值會從負轉正,然後越來越高,到基金結束時所有存餘的現金都還給基金投資人時,才會有蓋棺論定的IRR數值。一般早期(種子期和A輪)基金的IRR目標通常是25%~35%,而晚期成長基金(D輪、E輪等)通常是10~15%。

總體現金回報倍率

總體現金回報倍率是DPI(distribution to paid-in capital)的一種,是計算基金在結束時,累積歷史上總共吐回多少現金給基金投資人,將此數字除以所有投資人支付到基金裡的現金總額,得到的倍數就是總體現金回報率。一般小型數千萬美元總額的早期基金會瞄準五倍到八倍的回報,幾億美元或幾十億美元等級的基金會設定二倍到四倍的回報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