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宗洸觀點:燃料外運是意識形態作祟下的祭品

2019-09-03 05:50

? 人氣

核四廠前1、2號機各約800多束燃料棒分別以乾式、濕式貯存。(圖片來源:台電公司)

核四廠前1、2號機各約800多束燃料棒分別以乾式、濕式貯存。(圖片來源:台電公司)

媒體報導台電公司29日凌晨將核四廠第4批燃料棒共240束,裝船外運至美國進行異地貯存,這項從去年中開始的外運作業預計於明年底完成;目前廠區內剩餘的燃料棒數量尚足以提供一號機進行起動測試所需,外運作業僅增加未來二號機重啟的難度。不過,難度縱然提升,倒也不致於無法可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真正值得留意的,反而是在國際原子能總署嚴格的核子保安要求下,核燃料外運的消息依舊走漏。台電公司基於權責所限不便說明,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倒是毫不避諱,出面重申「核廢料並不會憑空消失,如果要重啟核四,就要針對核廢料處理問題,應該要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外運消息走漏的源頭不言自明,目的無非藉此打擊韓國瑜國政顧問團日前的重啟核四宣示。

蔡政府不僅無視去年「以核養綠公投」近六百萬民眾同意續用核電的多數主流民意,更不斷以不實訊息營造核四難以重啟的氛圍,諸如核廢料無法處理、核燃料保固期已過、結構組件老舊、零組件取得困難、重啟時程過長等。事實上,核廢處理早有百項以上的國際前例可供依循;燃料保固延長僅須檢查無異後重新訂約即可;結構組件本就設計使用數十年;國外早有同型機組進入商轉,零組件取得完全沒有問題;重啟工作經專業評估可於五年內完成,只要有心執行,就沒有時程過長的顧慮。

在各地方政府拒收的情況下,燃料池幾乎被燃料棒插滿了。(林瑞慶攝)
被燃料棒插滿的燃料池。(林瑞慶攝)

在政府的反重啟說詞中,最荒謬的是執政黨只強調核四未來的核廢無法處理,卻不在意仍在運轉的核二、三廠正持續製造核廢,難道是核二、三的核廢可處理,唯獨核四的核廢不能處理?真心關切核廢產出問題的政府不是應該立即要求核二、三廠停止運轉嗎?真相卻是這個政府為了讓核二的兩部機組不致在運轉執照到期前,因用過燃料貯存池爆滿而提前停止運轉,甚至容許台電將燃料裝載池改建為臨時貯存池。蔡政府多項施政盡是說一套、做一套本也不足為奇,但最令人不齒的是,一方面必須依賴核電以維持供電穩定,另一方面卻以核廢無法處理的不實資訊打壓核電。

經濟部先前提及燃料棒外運的理由之一是節省費用,刻意不談核四廠近3000億元建廠成本將因停建而付諸流水,反而著重於省下廠內保警、保險、保防視察等每年1.4億元的費用。真相是,只要任何數量的燃料棒還在廠內,外運期間這3年,所有必須支付的費用一塊錢也不會少。必須等燃料棒「全數運出」後5年,且無需繳交保管費用的情形下,才可能省下經濟部宣稱的7億元。此外,原來6.9億元外運費用中規劃的燃料棒拆解,只是將其外部的燃料匣及相關零組件卸除。如果2020年之後仍舊找不到買家,那麼就必須進行細部拆解至燃料丸,並進一步研磨成粉末後重製販售,這一部分的費用粗估高達27.6億元。

燃料棒外運至美國進行異地貯存後,對於未來的核四重啟並不會構成不可逆的威脅,同批燃料回運或重新訂製燃料都是解方。整起外運事件的關鍵是,政府因意識形態作祟而恣意妄為,將全新核燃料充當非核神主牌的祭品,強迫民眾吞下民脂民膏被揮霍後的惡果,獨斷的作為如何讓人民嚥得下這口氣!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