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日月光反應很快,出手就決定投入40億美元的現金,百分之百收購矽品股權。雖然紫光與日月光的出價同樣是每股55元,但紫光是發新股所以原股東權益被稀釋,日月光則是買原股、股東權益不被稀釋;加上外界反對矽品引進中資聲浪不小,2016年又政黨輪替,政府不可能再核准此案,最後矽品宣布終止紫光入股案。
高調的趙偉國與紫光的挫折不僅於此,台灣的其它投資案,在政府蓄意拖延、補件再補件後終止未成功;美國的併購或入股投資案,因美國官方與社會對「國家安全」有疑慮下也失敗。到2018年4月,趙陸續辭掉集團內職務後,外界認為紫光的「野蠻成長」模式告終,這次決定自建DRAM廠而非併購,也不是趙的風格了。
中國加大半導體自主力道,台灣人才外流廠商壓力大
紫光建DRAM廠,從中美貿易戰的脈絡來看,當然就是原本牛皮吹很大的「厲害了,我的國」破滅,原本以為自己在產業、技術等已全面超越老美,結果一個華為禁令,就讓中國看到自己在半導體的落後與對美國依賴之深。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進口國,去年進口金額約3120億美元,美國的高通、博通等半導體企業都有超過一半營收是靠中國。但中國半導體自給率只有15%左右,原本在2025中國製造計劃中,半導體就是重點,目標是把自給率提高到50%。貿易戰與華為禁令讓中國更積極砸錢投資半導體─今年中完成的半導體大基金的募集,規模達9200億台幣;而紫光的建DRAM廠也只是佈局中的一環,未來外界會持續看到北京不斷加強半導體的投資力道。
對台灣而言,半導體人才的流失、西進加劇再難避免,不論如何「愛台灣」,對岸捧出4、5倍的薪資挖角時,拒絕難度是高了一點。此外,已經是紅海級戰場的DRAM再增競爭者,而且是來自價格破壞能力特強的中國,不必懷疑,台灣乃至全球的DRAM廠商都要受傷。屆時就會知道當年台灣拒絕讓紫光入股投資是對還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