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品海觀點:香港需要的是「結構改革」

2019-09-05 07:10

? 人氣

2019年8月31日,香港反送中示威,參與者投擲汽油彈(AP)

2019年8月31日,香港反送中示威,參與者投擲汽油彈(AP)

有些香港人不太懂中文,當我講結構改革的時候,他們都「面無表情」,然後我需要再講:Structural Reform,他們就會——哦!同樣情況亦多次發生在關於深層次結構矛盾的討論,大家都好像似懂非懂。就以修訂《逃犯條例》為例,政府不考慮市民對內地司法制度的不信任,以為好像一地兩檢會「順利」通過,就是意識不到陸港之間的溝通困局,不能輕易將兩件事情之間的關聯或參考價值簡單推演就以為會獲得類似結果。

這並非誤會,而是在兩種文化和意識形態中間缺乏足夠空間,如果只進行線性理解,不作出結構分析,各種難以想像的衝突隨時可能發生。這也並非是誰對誰錯,而是由於經驗和認識不一樣,所以對事物判斷就會有差異,「一國兩制」就是針對這種差異的回應與管理。同樣地,如果政府以及中央不去掌握影響着民意的深層次矛盾,以為做一些「派糖」措施就可以解決問題,那真是捉錯用神,根本無法對症下藥。

只看線性變化 如何走出結構困局

「五大訴求」亦屬同等性質,如果大家對香港目前身陷的衝突無法有準確認識,又如何期待另一方——不論是香港政府或中央政府——接受這些政治要求?沒有共識,改革根本無法啟動;沒有掌握到深層次結構矛盾的本質,任何改革就不會是結構性的,亦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就算政府答應「五大訴求」,造成市民如此大怨氣與怒氣的背後原因就會化解嗎?顯然不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就好像「佔中」之後,「8.31」方案如願被否決了,然後呢?財政司司長用紓解民間疾苦為由,派了幾年「糖」,最近又派190億,然後呢?林鄭月娥上台的時候增加了36億教育開支,教育界好像感覺良好,然後呢?林鄭去了民主黨的黨慶,當然是為了化解前任的溝通困局,然後呢?政府提出修改《逃犯條例》,市民抗議,政府停止修例,然後呢?如果林鄭下台,如同梁振英不再參選一樣,然後呢?

就好像台灣要消滅兩蔣時期的威權統治,開放普選,包括總統選舉完全開放了超過二十年,然後呢?民進黨認為如果不是全面執政,無法實現其施政理念,2016年做到了,除了總統是民進黨的,連立法院亦擁有過半數席次,然後呢?美國白人認為社會不公,右翼民粹抬頭,選了個政治狂人特朗普,然後呢?英國人認為歐盟佔了英國便宜,讓英國經濟無法振作,選擇脫歐,估計今年內可以做到,然後呢?意大利人不滿意之前所有政黨,新的政黨贏了選舉,組成政府,結果是快速解體,要重組政府,然後呢?美國推崇的「阿拉伯之春」席捲中東、北非、中亞、東歐,多個地區陷入混亂甚至內戰,然後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