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死海古卷》何以能保存良好?研究團隊發現失傳的羊皮紙製作技術 科學家指這個物質可能是關鍵!

2019-09-08 12:00

? 人氣

《死海古卷》中的《聖殿卷》(Wikipedia/Public Domain)

《死海古卷》中的《聖殿卷》(Wikipedia/Public Domain)

20世紀重大考古發現《死海古卷》讓無數學者投入研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領導的最新研究指出,《死海古卷》篇幅最長的《聖殿卷》運用了現已失傳的羊皮紙製造技術,羊皮紙表面的鹽與死海地區常見的鹽不同,這可能是《聖殿卷》保存良好的原因,但也讓人質疑這些古卷究竟來自何方。這項最新研究6日刊登於期刊美國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中的《聖殿卷》(Temple Scroll)篇幅最長,長度超過8公尺,薄約0.1公釐,保存良好。內容描述了一座從未建造的猶太聖殿、獻祭與聖殿儀式規範。1956年,一名貝都因人(Bedouin)在死海附近的庫姆蘭(Khirbet Qumran)以北第11號洞穴發現《聖殿卷》,據信這份手稿後來賣給伯利恆(Bethlehem)的古董商。目前,《聖殿卷》藏於以色列博物館(Israel Museum)其中一館「聖經之龕」(Shrine of the Book)。

研究人員:《聖殿卷》的表面經特殊處理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最新研究指出,《聖殿卷》的表面經過明礬鹽(alum salt)處理而變白,而且《聖殿卷》與大部分《死海古卷》不同之處是,這份古卷寫在動物皮帶肉的那一面,處理方式是將鈣芒硝、石膏、芒硝等礦物質溶於水,水分蒸發後,這些礦物質在膠原蛋白表面形成一層厚厚的硫酸鹽,文字就寫在這層硫酸鹽上。

藏於以色列博物館的《死海古卷》(Wikipedia/Public Domain)
藏於以色列博物館的《死海古卷》(Wikipedia/Public Domain)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獨特的羊皮紙技術可能是讓《聖殿卷》保存良好的其中一個原因,研究團隊指出硫酸鹽意味著這些古老卷軸對濕度的微小變化比先前所想的更敏感。

主導這項研究的麻省理工學院助理教授梅西克(Admir Masic)說:「《聖殿卷》上清晰可見的這個無機層讓我們很驚訝,並引導我們更詳細地了解這份卷軸的製作方式,結果證明它非常獨特。」

梅西克與這項最新研究的共同作者拉賓(Ira Rabin)說:「《聖殿卷》非常特別,它不只是神聖的文本,有些人認為它是摩西(Moses,猶太教先知)寫的第6本書。可想像的是,「《聖殿卷》的準備工作非常昂貴,而且不尋常,成品是一個特別漂亮的卷軸。」

《死海古卷》距今已有2千多年

1947年,一名年輕牧羊人的一頭羊進入了死海附近庫姆蘭(Khirbet Qumran)的洞穴裡,為了叫那頭羊出來,於是這名牧羊人對洞裡投擲石頭,結果打破洞裡的瓦罐,因而發現《死海古卷》,其後10年間,考古人員在11座洞穴挖掘出共約4萬個書卷或書卷殘篇,經過學者鑑定,《死海古卷》的製作年代大約是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1世紀不等,距今已有2千多年。

死海附近庫姆蘭以北第4號洞穴,9成的《死海古卷》皆發現於此洞穴(Wikipedia/Public Domain)
死海附近庫姆蘭以北第4號洞穴,9成的《死海古卷》皆發現於此洞穴(Wikipedia/Public Domain)

《死海古卷》主要是羊皮紙,部分是紙莎草紙,使用的文字以希伯來文為主,有少數由希臘文、亞蘭文(Aramaic)、拉丁文等語言寫成。《死海古卷》是為目前最古老的希伯來聖經抄本,除了《以斯帖記》(Book of Esther)以外的《舊約全書》全部內容都能在死海古卷中找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