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沙龍》如何兼顧減碳與經濟發展?奧地利前農業部長:碳排放交易一舉兩得

2019-09-09 10:10

? 人氣

奧地利前農業部長費雪勒。(蔡親傑攝)

奧地利前農業部長費雪勒。(蔡親傑攝)

對抗氣候變遷已是全球刻不容緩的責任,但當前主要的碳排放國家以開發中國家為主,加上減少碳排量可能影響經濟開發成長,對此奧地利前農業部長、現任奧地利歐洲論壇主席費雪勒8日接受《風傳媒》訪問時強調,歐盟對農漁業採取類似措施,即採用碳排放交易制度。他也透露,儘管已開發國家想要協助開發中國家轉型,但部分國家只在意有多少錢可拿。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碳排放交易 有助農漁業對抗氣候變遷

歐盟建立的碳排放交易制度(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TS)以排放權配額(EU allowance Units, EUAs)為交易單位,1單位的EUA相當於1公噸的二氧化碳(CO2),應龍應台基金會邀請擔任台北沙龍講者的費雪勒(Franz Fischler)說:「碳排量都有價格,企業必須取得證照,若碳排量降低,證照就會增值......假設儲存10公噸的CO2,原本價值30歐元的證照,可能增值為300歐元。」

20190908-奧地利歐洲論壇主席法蘭茲.費雪勒(右)於「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行專題演講,左為前文化部長龍應台。(蔡親傑攝)
奧地利前農業部長費雪勒(右)與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龍應台。(蔡親傑攝)

除了有效的土地管理,費雪勒還提到,鼓勵投資也很重要,而未來農業政策必須經過審核,是否符合對抗氣候變遷標準,農產品則會貼上標籤,告知消費者此產品符合降低碳排量規範,以此影響消費者的認知與行為,「不過簡易的模型是盡可能進行在地化生產,縮短運輸距離」。他表示,城鄉居民的消費行為沒有太大不同,唯一的差異頂多是都市有較多的宣傳。

20190908-奧地利歐洲論壇主席法蘭茲.費雪勒於「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行專題演講。(蔡親傑攝)
奧地利前農業部長費雪勒。(蔡親傑攝)

願協助開發中國家轉型 部分國家卻只在意錢

至於在漁業部分,費雪勒說,歐盟執委會與歐盟魚市建立審核機制,確認特定種類的魚隻是否具永續發展價值,漁民則遵循規定的捕撈量,透過交易機制同時達成維持經濟和永續發展目標。「對漁民來說,當然不想要有捕撈規範」,費雪勒直言,因此要仰賴依科學設定的資源管理作業,確認哪些種類的魚必須規範捕撈量,不過他也坦言:「歐盟的反應太遲了。」

「捕撈量是由歐盟會員國全體達成一個標準,但不可能要求所有漁民都同步減少捕撈,因為漁民之間要維持競爭,這也成為執行政策上遇到的問題」,費雪勒稱,面對漁民的損失,歐盟會給予部分補償,而芬蘭、波蘭北部、法國及荷蘭受到規範衝擊的漁村,則轉型發展旅遊觀光產業。他也提到,克羅埃西亞與西班牙發展養殖魚業,西班牙更是全球具競爭力的養殖魚業國家。

20190908-奧地利歐洲論壇主席法蘭茲.費雪勒於「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行專題演講,並於會後接受專訪。(蔡親傑攝)
奧地利前農業部長費雪勒。(蔡親傑攝)

費雪勒強調,制定減少碳排量機制,主要是針對碳排量大的國家,而設定魚獲量限制對開發中國家而言是一大挑戰,「出售捕魚權是應對方法之一,特別是非洲沿海國家」,並透露歐盟與北非國家摩洛哥有簽署相關合約,「我負責談判簽訂新合約」,奧地利協助資源管理,歐盟也計畫留下一半漁獲量,讓摩洛哥能發展自己的魚市,「但摩洛哥拒絕,為什麼呢?因為有些國家只在意有多少錢可拿」。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