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盼郭回心轉意,今由31位大老親筆簽名登報疾呼黨內團結,試圖力挽狂瀾;豈料郭陣營迅發即日退黨聲明反制,藍營分裂幾成定局,郭選總統只剩時間與手法問題。自此,韓國瑜與國民黨將面對蔡郭鉗擊,兩面作戰形勢已不可免,韓首次實質面對多人競爭作戰,著實一大考驗。
古有明訓,非萬不得已,切不可同時進行兩個大規模戰爭。如同一戰中,德國同在法、俄開闢戰場,致使在戰略上顧此失彼,陷入被動;二戰中德國同樣在西歐、北非、蘇聯三個戰略方向,同時與英、美、蘇作戰,重蹈覆轍,終以失敗收場。《孫子》同樣告誡“並敵一向”,主張集中兵力、避免兩面作戰。
然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才是唯一解答,兩面作戰仍能取勝最佳戰例即李世民主導的虎牢關戰役,當時唐朝初建,兵圍洛陽王世充,關東竇建德為保三強鼎立之勢不破,決定舉兵救王,李世民定調戰略―大軍西圍洛陽困王,精兵東守虎牢抗竇,最後李世民以3500精銳騎兵大破竇十萬大軍坐收。
勝因在於唐軍落實堅壁清野,斷絕洛陽王軍糧食;而東面則固守虎牢險隘,實施騷擾戰疲弊竇軍,竇軍雖眾卻多為臨徵農民,李世民抓準竇軍戰意難以持久弱點,趁敵疏於戒備一舉擒得竇建德,王得知竇被俘,鬥志全失棄械投降。
由此可知,郭參選與否非韓可決定,韓須做好不打敗仗的準備,再伺機尋求戰勝的契機,尤其當被迫進行兩面作戰時,韓陣營須從全局著眼,審時度勢,首要工作即正確區分主、次要敵人,主、次要戰場,朝最大限度爭取友我選票,建立強有力的統一戰線。
至於敵人主次之分,毫無疑問是蔡先於郭,原因在於對中華民國存續支持者而言,國賊是蔡非郭;其次,戰場主次在於選民厭惡民進黨執政原因,一例一休惡法遺緒、兩岸交惡觀旅休克、美中貿易引發失業無薪假風暴危機等,都是極佳論述主戰場,避免自陷失言泥淖次戰場玩起泥巴戰,有助增加知識選民認同,這些正是不可或缺的騷擾戰術。
韓的虎牢關正是強調中華民國正統,與郭柯王做出區隔,弱化郭與中華民國連結,才能外抵蔡英文,內困郭台銘,進而等候局勢丕變不利於民進黨,屆時統一反英認同中華民國的戰線,才是上策,因此必要時可做出暫時妥協,讓中間選民暫時選郭而不選蔡,等待棄保時機成熟一舉反正,此乃韓總統大選重要戰略思考。
*作者為台北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