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可以承載多少台灣的美?說起萬華,此地一方面被大眾誤解為「又髒又亂」,一方面也是在地人心目中「台北市最後一塊人情味淨土」,隨處盡是歷史悠久廟宇、包下「台北3大祭典」的青山王祭、美味老店如空氣般自然存在到讓在地人都懶得特別講;這裡也有許多美好年輕小店隱藏於巷弄間,其中藏身於觀光熱點剝皮寮歷史街區附近的咖啡廳「甘心咖啡」,掌門人Ken便以茶湯手沖、酒釀桂花佐上西洋味,沖出讓外國人都驚豔的濃濃台灣風咖啡。
Ken大學讀的是資管系,畢業後多數同學的選擇是去坐辦公室、打電腦寫程式,他卻在當兵時明白自己並不喜歡成天呆坐面對爬滿code的漆黑螢幕,便選擇到咖啡店做正職。多年過去他有了開咖啡店的機會,在台北市繞一大圈看過50多家店,最後還是發現自己的故鄉萬華最理想,小小店面就此誕生。
年輕人開咖啡店或許已不稀奇,只是Ken說:「我想做的不只是提供一杯『咖啡』而已,我希望可以讓人家對這邊有不一樣的記憶點。」台灣傳統的桂花蜜、紫米、日月潭茶葉、萬華在地茉莉花都成了創作的靈感,他想做的是讓自己的咖啡成為人們記憶裡台灣美麗的一部份,而在這裡,故事確實隨時發生。
練功近10年出師、跑遍大台北找店面 最後仍選在故鄉開店:從小長大的地方最好
「我們就是一群心靈富裕、口袋貧窮的咖啡店老闆。」近日串連萬華在地13家年輕咖啡店的「萬華老城咖啡香」活動,主揪土生土長萬華人、呆待咖啡老闆陳筱怡這麼道破創業現實,想賣咖啡就不要想賺大錢了──只是,她的小學同學Ken也一樣在2年多前走上不歸路,有了剝皮寮一旁的甘心咖啡。
說起為什麼想做這行,Ken一開始的想法很單純,就是喜歡在咖啡店工作的氛圍。Ken大學讀的是資管,畢業後似乎會理所當然地變成工程師,只是當兵那時做了文書職,對照大學時期在咖啡打工的經驗,Ken認清自己並不喜歡辦公室的工作節奏,比較喜歡咖啡店那樣隨時都要面對不同飲料、處理不同狀況的緊湊節奏,「那是有趣的。」
於是Ken畢業後選擇去大安區某咖啡店做正職員工,儘管薪水比不上本科系、即便當上店長可能也不夠,他仍一路做到快滿10年,也升上店長職。只是咖啡店經營艱困,老東家也終於到了撐不下去要收攤的一天,這時Ken意外碰到了開自己店的機會,老闆問他要不要接手舊設備們。
「我覺得那算是個契機,剛好可以……那些設備都沒有很便宜,而且體積都滿大的,也不可能說我再找別的地方工作一陣子、那些東西先放家裡。」創業賣咖啡最困難的之一就是價格高昂的設備成本,這部份Ken的負擔與純新手相比已經減輕一些,他開始尋尋覓覓店面,最後還是落腳自己故鄉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