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旗下正式組織「國際醫療資訊協會」8月間將中國除名,並決議由台灣AI權威李友專出任協會主席。李友專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強調,未來將持續在國際間替台灣發聲。
有媒體報導指出,8月底在法國里昂舉辦的國際醫療資訊協會(IMIA)大會上,協會主席克里斯托夫.雷蒙(Christoph Lehmann)提案將中國除名,並提名台灣人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出任主席一職。
現任北醫大醫學科技學院院長、萬芳醫院皮膚科主任的李友專13日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證實此消息,他難掩內心興奮表示,國際醫療資訊協會自1970年在歐洲發跡,版圖一路拓展到美洲、亞洲、歐洲、中東等國家,目前成員共有61國,主要研究如何將資訊科技應用在醫療領域,例如電子病歷、人工智慧(AI)決策支援系統、醫療大數據、影響辨識系統等。
李友專說,台灣由於全民健保制度,電子病歷起步很早,醫界早已習慣用電腦開立醫囑、申報健保資料並以電子化的方式儲存,很早就建立起高品質的醫療大數據,多年來在協會分享台灣經驗給全世界。
縱然台灣的醫療資訊成就有目共睹,但礙於中國打壓,早期只能以學術會員身分參與協會活動,但台灣自2000年起開始持續爭取成為會員國,直到2007年前後,協會竟為了台灣,將「會員國」制度改為「會員體」制度,台灣從此有了競選主席的資格。
李友專感嘆,即便如此,中國打壓從未中斷,10年來每當有人提名他出任主席,中國就會聯手友好國家表示強烈反對,他曾灰心認為,這輩子大概很難有機會當上主席了。
不料,中國2017年主辦國際醫療資訊協會的世界大會時,不僅舉辦地點一連改了4次,辦完後許多應繳費用也遲遲未繳,拖了2年都沒有下文,協會8月在法國開會時決議將中國除籍,同時提名李友專擔任主席,少了中國反對,這項提名自然順利過關。
李友專自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赴美國深造取得醫學資訊博士學位,回台後在北醫擔任資訊主任,目前也是北醫大醫學科技學院院長以及萬芳醫院皮膚科主任,以專業帶領北醫發展AI技術,不僅研發出許多AI決策支援系統,同時也發展「痣能達人」應用程式,讓民眾隨時可利用手機了解身上的痣究竟是痣還是癌。
李友專說,這次被推舉為主席,他相當開心,很興奮能替台灣發聲,且國際醫療資訊協會是WHO旗下的正式組織,未來他將在WHO擁有一個辦公室,有機會透過協會參與WHO的各種活動,盼替台灣、替國際組織貢獻心力,將資訊系統帶入南亞、非洲等國家,並將台灣的醫療資訊技術引進歐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