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時代的來臨,在多元的產品結構下,未來台積電或台灣半導體廠的客戶,從以往的IBM、Intel等IDM大廠,延伸到高通、蘋果、NVIDIA,未來更將要滿足亞馬遜、微軟、Google,甚至Bosch等多元的需求。華邦、旺宏、聯電都將迎來新商機,而台灣應該做好什麼樣的準備,且布局新世代的產業戰略呢?
原本被看衰的台灣,在2018年走到谷底後,似乎出現谷底翻身的機會。但台灣社會仍選擇以「茫」字迎接2018年的春天。究竟是悲觀的民族性使然,還是因為知識流通的窒礙,導致台灣瀰漫悲觀的情緒。在迎接多元無窮變化的市場商機時,台灣似乎未戰先認輸。
我總認為藝高才會人膽大,台灣低迷的關鍵是不願意從台灣的角度深思,也不願意承擔風險。創業的年輕人談的是咖啡館、小型文創這些容易做風險管控的事業。但我明白,真正成功的創業家,會選擇成功率低於10%、20%的新創領域。如果是每個人都可以無縫接軌的新事業,根本不會是好的創業標的。低失敗率意味著低報酬、低回收,也必須與更多競爭者短兵相接。
領袖的角色是為群眾帶來希望,沒有核心戰略就不會有希望。唯有透過知識、願景的傳遞,才可能創造新的價值。
電視媒體到處都是擠眉弄眼的主播,記者不安於位,社會流通的是名嘴的聲音,真正的國家戰略成為擺飾,上位決策闕如,才是導致社會茫然的關鍵原因。由於找不到長期願景,大家追求短期效益,KPI成為公私部門的避風港,學者說KPI也可以翻譯為「Kill people immediately」。只要訂出KPI,大家照表操課,做不到都是下游包商的問題,而政府官員也順理成章將所有責任推給財團法人,以及貪得無厭的民意代表。
事實上,台灣的產業結構、人口密度、教育水平與智慧手機普及率,都是垂直、分眾應用的樂土。台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僅次於孟加拉,但台灣3/4是山地,實際上的人口密度更高於孟加拉。其次,台灣教育程度高,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高達92%,這也是台灣在臉書、Line普及率高居世界第一的原因。
在台灣,從大家熟悉的電子產品領域,到自行車、機能衣、精密機械,到處都有隱藏版的中堅企業,微軟有意發揮台灣優勢,選擇不同產業場域的優質業者進行深度的合作。亞馬遜雲端服務部門AWS是獲利貢獻主力,但與微軟的差距縮小,因此亞馬遜對於雲端相關的行銷投資,也比以往更為積極。
2018年台北電腦展中,NVIDIA總裁黃仁勳是最受矚目的演講者,他同時也在台灣持續推動各項合作計畫。NVIDIA已宣示以10年為期,與台灣科技部合作,推動一系列的人工智慧合作計畫。雙方的合作計畫將包括五大項目。第一,超級電腦基礎建設投資。第二,NVIDIA研發人員與台灣透過研發計畫雙向交流。第三,透過深度學習機構(Deep Learning Institution),為台灣培養數千名人工智慧人才。第四,結合NVIDIA的新創培育計畫(NVIDIA Inception Program),培育台灣的新創產業。第五,針對台灣投資的重點事業領域,如軌道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援與投資。